“上浆、滑油 、炒制。淀粉搅拌融合,加入油,放入鸡精、胡椒粉,再加入一点老抽,再将焯过水的冬笋木耳一起放入……同学们能不能看清?”近日,安徽新东方烹饪技工学校中式烹调高级技师汪幸生当起了“主播”。
汪幸生穿着整洁的厨师服装,耐心讲解鱼香肉丝和红烧划水的制作过程。作为助手,该校中餐理论教师储昭龙架起手机进行直播,并根据操作步骤和要点,时不时调整拍摄位置。一人讲解,一人拍摄,配合得相当熟练。屏幕那头,则是该校中餐专业8个班、300名学生。
两节课下来,整整两个小时,汪幸生脸上布满了一层汗珠。有着30年教学经验的他第一次直播教学,至今已经不下30场。“香椿头煎蛋饼、麻辣香锅、红烧臭鳜鱼、刘安点丹等,都直播过了”。
疫情发生以来,学校纷纷开展线上教学,以培养学生“一技之长”的职业学校将技能实操教学“搬”到直播中。教师来到实训室或在家“还原”场景,通过语言和动作,穿插课件和视频,讲解展示技能教学的步骤和要领。
在线上探索技能教学,效果如何,教学质量如何保证,对职业教育改革有何启发,疫情之后如何开展,能否代替线下教学?带着一系列问题,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进行了采访。
首次当“主播”,摸着石头过河
汪幸生介绍,一个多月前就开始忙活,不仅要琢磨备课内容,还要和采购人员沟通购买食材。“每节课的开始,不是立马上手,而是要叮嘱很多注意事项,包括着装、设备用具、设备检查、卫生安全等问题,还要求有条件的学生,在家备好相关食材”。
他坦言,技能直播教学的难度在于,要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复杂的做菜技巧表述好。“比如围绕调色、调味、调香、调鲜等要诀,要保证学生看得懂、学得懂、听得会”。
“讲到抓浆、制嫩工艺,要在切好的肉丝表面包裹一层蛋清和淀粉,锁住水分,减少挥发,这样肉丝入口滑嫩。”他向学生比喻道,“这就好比夏天,人身上穿着透气的、薄薄的衣服”。
“学生想学什么菜,我们会适当安排,疫情期间,还做了百合、春笋、山药等家常菜肴,不仅让学生学知识,也给家人带来食疗功效。”让汪幸生欣慰的是,学生非常认可这种线上教学。
疫情期间,学生“宅”在家,可能会遗忘、荒废了技能。该校教务处负责人张宏辉表示,在线教理论和技能,不仅让学生保持学习状态,还调节学生情绪。“未来,会考虑录制各个菜系经典名菜的教学视频,建立在线教育家校合作平台”。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尹忞强每天也准时做技能教学直播,他的右手边是木质圆砧板,背后是双眼灶台和大炒锅,直播中的“实训室”是其父母经营饭店的厨房,经过收拾,一切场景都和学校实训室相仿。
开始给“东坡肉”配菜时,尹忞强挑起一块3斤左右的猪肉,在镜头前仔细介绍每一部分肉的作用,时而停顿,盯着对话框,生怕错过学生的问题。直到同学回复“好”“看到了”,他才继续操作。
第一天线上教学结束后,尹忞强才发现了直播软件还有连麦功能,第二天,同学们刚“坐满”直播间,他就连线了烹调184班的同学,课堂留言互动瞬间多了起来。
有学生问,淮扬名菜文楼涨蛋和炒鸡蛋有什么不同?尹忞强就专门展示了文楼涨蛋气孔丰富的横截面,以及菜品的松软和酥脆,“这是它和炒鸡蛋最大的区别”。
“尹老师,昨天教的东坡肉的做法,有一点没看清,改刀后,肉皮应该是朝上还是朝下呢?”一天早上,学生赵一鸣在家做午饭时遇到问题,随即私聊了尹忞强。他打开直播聊天群,发现做饭的同学正接二连三“晒”着自己的作品,自己感到很有成就感。
记者了解到,技能教育中,线上教学一般适用于操作程序、环节清晰、直观的技能,且适合技能的基础教学阶段,同时,教师用来辅助实操的设备、场景也不复杂,易于实现,便于学生在家中操作、模拟和练习。
网上直播,绝非“一播了之”
“能不能看见,我手里拿的这个黑色橡胶是干吗的?”“判断损伤面,要先用手摸,再看颜色,再测量。”……
记者走进合肥磨店社区高教基地内的安徽万通高级技工学校,该校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器、整车养护、智能网联等专业课程老师正在进行直播教学。他们有的对着电脑屏幕,有的拿着手机,在实训室和器械、工具中穿梭。
据介绍,该校教师每天上、下午各一节直播课,一节课45分钟,留15分钟发言互动,教师会阶段性开展线上测试。同时,建立家校互通机制,直播前,班主任提前和家长沟通,家长会将学习情况发到班级群。
“平时线下教学,学生们聚在一起观看,很多步骤都一目了然,而线上教学更累一些,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该校教务处主任王明洋介绍,直播结束后,老师会针对某个项目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布置作业。比如,拆装轮胎工序,课后作业就是让学生把顺序、操作步骤、技术关键点、技术参数写一遍。
“线上教一遍可不够,等到开学后,还会让学生拿着直播课的作业,再对着工具实际操作一遍,相当于复习。”王明洋感慨,线上技能教育,要多方联动才能效果最大化,班主任、老师、班长,甚至家长都要参与进来。
甘肃省平凉市轨道运输职业培训学校校长王繁荣也认识到,“在直播中引入场景教学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课堂质量把控也是关键”。
该校近日针对轨道交通、学前教育等多个专业开展线上理论和实践教学,平均每节课学习人数达2118人次。
记者在直播中看到,轨道交通专业的教师在模拟列车车厢里进行操作教学,包括上车、报站、安检、特殊人群服务等环节,其中,老师分别扮演旅客、安检员、乘务员等角色。有一位学生家长在评论区留言:“通过这个实训教学,我都瞧明白了规范的作业流程。”
王繁荣介绍,在教学质量反馈方面,相关人员时刻关注线上人数,并时不时“抽查”,请家长拍摄学生看直播的照片;课后,老师还会要求学生在家实践,录制视频“交作业”。
“形体礼仪、安检实训、报站要求等实训很适合直播,教师可以反复、形象地示范动作,让学生理解并消化。但课下,学生还要不断反思、钻研、创新,才能真正做到熟能生巧。”王繁荣说。
尽管各校在教学质量控制上都想尽了办法,但是不少职业学校负责人仍向记者表示,“部分老师线上教学经验欠佳,课堂监管工作有一定难度,难以保证每位同学都认真上课,这是当前亟待破解的‘痛点问题’。”
线上领进门,修行在线下
安徽万通高级技工学校副校长廖光宙认为,在线教育打破时空、场地限制,提高教育覆盖面,只要学生有兴趣,愿意听,都能参与,有助于激活教学资源。“尤其在学生实习、实训期,虽然不在学校,可以穿插线上教学,及时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同样,在王繁荣看来,当下的疫情只是职教改革的“催化剂”,希望日后,网络教学可以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
他特别指出,伴随着高职扩招,职业院校的就读群体将发生变化,会有更多的社会人士加入,利用线上教学正好可以解决教室不够、教学时间不好协调之类的现实问题。“只有打破物理空间和观念壁垒,才能让更多的人获得更优质的职业教育”。
事实上,线上技能教学正在飞越校园的围墙,面向全社会,互联网教育的“共享”效应凸显出来。2月下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通知,疫情期间,支持各地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连日来,主题为“大师教你学焊接”的线上公益直播课在“技得”App上线。“手工电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钨极氩弧焊工艺……”专家通过“ppt授课+实操场景演示”的方式,让学生清晰、直观地了解焊接工艺的实际操作,同时,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冠军宁显海随时视频连线,在线答疑解惑。
此公益直播课发起人、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技术专家组组长、太阳集团城娱8722工程建设焊接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景凤感慨,忙活了两周多,终于将焊接教学“搬”到线上,“没想到这么‘火爆’,一开始以为,能有几百人看就不错了,后来关注人数达5000多人,不仅是在校学生,社会上想学技能的人都来看了。”
刘景凤认为,相对于线下教学,线上教学的精力投入要高出几倍,不少老师提出,如何让一节网课辐射更多的学生,并实现多频次的传播,应该解决。相关部门应当搭建学习平台,统一课程体系,实现课程资源“共享”,这样可以提高在线教育的“投入产出比”。此外,教学大纲、教学标准、课程设计、考核目标等方面都需要整合并轨,才能让在线直播课程可持续化发展。
“技术专家、技能专家、理论专家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各有建树,在政府部门主导下,专业组织、行业协会有效参与,把他们‘粘合’在一起,让最强的人提供最好的教学内容和经验。”在刘景凤看来,影响力有了,学习渠道更加便利,网课一定能惠及更多学习者。
线上教学无疑值得期待,不过采访中,很多职教界人士也表示,从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来看,线上技能教学会起到一定辅助作用,但不可完全替代线下教学。
刘景凤认为,一部分操作技能可以在线上教授,但实操练习必不可少。比如,焊接教学讲究师徒间的言传身授,焊接的位置、角度、方法等经验,只有现场手把手指导才更精确有效。“就好比飞行员在模拟舱里练习,驾驶技术再好,也需要去空中实际练习。”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从技能入门到成长为技能大师,光了解操作原理和步骤还远远不够。”她同时建议,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教学,学生课后都要不断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掌握一门技能的要求和规则,再不断训练、强化、优化、创新,并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应对在工作、生活以及比赛中可能出现的难题和考验。(王海涵 王磊 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