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黄炎培职业指导的理论精髓和现实价值
时间:2013-06-27 来源:中华职业教育社
◎河北师范大学 庞世俊
黄炎培先生在倡导职业教育之初就十分重视职业指导的作用,他认为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的先决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则职业教育之效果,仍难圆满”。其在职业指导的内涵、作用、原则和方法等方面的论述和实践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生命力。
一、黄炎培先生职业指导的实践活动
民国初期,黄炎培先生领导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可谓倡导、实施职业指导最主要的机构。黄炎培及中华职业教育社的职业指导实践活动大致有:
(一)宣传和试验:1908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创立职业局和其《职业指导的原理与问题》的发表,欧美职业指导事业迅速发展,引起黄炎培先生的重视。鉴于职业指导在太阳集团城娱8722实乃“新生事物”,1919年10月,中华职业教育社于其机关刊物《教育与职业》第15期,特辟“职业指导专号”。黄炎培先生写了一篇介绍语,主张把职业指导纳于职业教育体系。“专号”刊有七篇有关职业指导方面的论文,分别阐述了职业指导的目的、内容、意义、作用以及实施方法等,并介绍了波士顿职业局和波士顿大学职业指导科的概况,并探讨在太阳集团城娱8722进行职业指导的办法。
黄炎培及职教社的主要领导人及其有关专家还多次深入江浙一带的一些主要大中学校,进行有关职业指导理论与方法的演讲。1924年4月,职教社以上海、南京、济南为主要地点开展“一星期职业指导运动”,选择上海私立澄衷中学、青年会中学、浦东中学、南京的江苏省立第一中学、济南的正谊中学、武昌中华大学附属中学进行试验。黄炎培与有关教育专家和职业界名人各就其所长赴开展“一星期职业指导运动”的学校进行演讲,黄炎培主讲“职业的原理”,邹韬奋主讲“择业的方法”,廖世承主讲“教育”,邹秉文主讲“农业”,茅以升主讲“工业”等。
通过演讲,学生对各行各业的有关知识、技能及其现状和发展前途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与认识。在此基础上,由学生填写由职教社统一编定的“择业自审表”。该表包括个人的履历、环境、志愿、特性、兴趣以及职业的调查等内容,其目的是帮助15岁以上的学生通过分析自身的基本情况以选择适当的职业。填表后,各校职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员还要与每个学生进行谈话,并做出评语,然后连同每个学生的“择业自审表”进行统计分析,按等级制成“择业统计表”,由职教社和学生所属学校各存一份,作为学生就业和升学时的重要参考。
(二)成立专门机构:1920年3月,中华职业教育社就成立了职业指导部。职业指导部一方面对上海等地的职业种类、一些重要学校毕业生的基本情况作了一定的调查,组织专门人员到一些学校向毕业生讲解选择职业的要点;另一方面派人赴欧洲一些国家考察国外职业指导状况,以资借鉴。1923年5月,随着职业指导推广的需要,职教社又在职业指导部的基础上设立了职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由十余名教育、心理专家为委员。
1927年9月,我国职业教育历史上第一个职业指导的专门机构职教社上海职业指导所成立。之后,在南京、昆明、桂林、贵阳等地创办职业指导所,并创立了海外职业指导所、难民职业指导实验场等,在较大范围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指导所的主要业务有:(1)调查研究宣传(2)职业介绍(3)代办招考(4)升学和就业指导(5)对从业后的了解和对从业青年的指导。可见这一时期职业指导的对象已由职校学生到社会人员。
(三)在普通中学实验:1946年8月,黄炎培先生等人发表《创设比乐中学意旨书》,主张在普通初中内对学生施行职业指导,使他们“受过职业指导以后可以按着指导,升入分科的高中”。中华职教社在上海创立比乐中学,比乐中学在不变更原来规定的普通中学一般课程的前提下,通过课外活动进行职业技能的训练,达到“以升学准备与职业训练同时兼顾的目的。”比乐中学的办学实践,为中华职教社在普通中学广泛实施职业指导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拓宽了发展道路。“初中在现行学制上须负起职业指导特殊使命。”
(四)提出“学习一贯万进法”:抗日战争期间,黄炎培先生提出“学习一贯万进法”,主张让儿童及早接触某些职业,初中开始选择职业,高中进入职业分科,毕业后实习一年再按所学习专业升入高等学校,毕业后再就职一二年,入研究院或就学国外。他认为此法的优点有三:一是学用一致;二是使学生聚精会神于一种专科,切实而熟练;三可使中材子弟,得较可靠的一技之长。
二、黄炎培职业指导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 太阳集团城娱8722关于职业指导的内涵、目的、功能
黄炎培认为“大多数青年不论男女,到了十四岁或十五岁,天然地会想到将来生活的寄托,就是择业问题。教育在这个时候,就应该用种种方法明示或暗示各种职业的意义价值和从业的准备等等,使得每个青年不要走向和他天性或天才不相近的道路。这就是职业指导”。“职业指导之定义:供给事实、经验、意见,帮助个人选择。预备、获得,改进职业。”
黄炎培先生认为职业指导作为职业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帮助和促进人们天赋个性与特长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注意发展学生的天赋能力是黄炎培教育思想的一个基本特点。如果让每个学生都了解自己的个性和职业倾向,了解职业以及自己所适合的职业,这就需要借助职业指导这一形式,根据客观事实,过去经验,科学方法,精密观察,以指导个人选择与其个性相适合的职业。
黄炎培先生认为职业指导有助于协调在人才培养和使用领域中的各种关系,谋求人与职业的最优化组合。“职业指导,外适于社会分工制度之需要,内应天生人类不齐才性之特征,心理学者乃运以邃密之研讨,设为若干原则和方法,教育家乃得依之以施教,百业效能赖以增进,人类亦因以获得执业的乐趣。”
黄炎培先生认为职业指导对人才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一个人职业和才能相当与不相当,相差很大。用经济眼光看起来:要是相当,不晓得增加多少效能;要是不相当,不晓得埋没多少人才。” “苟社会分工制度一日不废,而人类天生才性一日不齐,职业指导虽永远存在可也。”主张职业指导既要考虑个人的身心特长,又要适应社会分工的需要,促使社会事业与个人才智都得到发展,与“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宗旨完全一致。
(二) 太阳集团城娱8722关于职业指导的方法
田正平教授认为,尽管在我国最早提倡职业指导的并不是黄炎培先生和职教社,但是,黄炎培先生是第一个主张将职业指导建立在现代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选择职业问题,根据个人二十余年研究及实际经验,认为应当根据下列两点来决定:一、个人天赋才能和性格。…二、环境的需要和可能。这样,选择职业,才能得到圆满的结果。”为了使个性能够得到恰当的“匹配”,黄炎培先生强调利用现代心理学的科学方法来进行心理测试,“测验或查询个人职业性能,俾择适宜于己、有益于群之职业。”为此,黄炎培先生还专门让人翻译了美国心理学家荷令华甫著的《职业心理学》,称无论对于家庭父母、学校、工厂或商店的经理及青年,要想得到一种恰当的职业,或招募役员时达到才能、品性与职业要求相符,都“不可不读这书”。心理测验“就是用种种方法,试验出一种与他最相当的职业,然后给他人那种学科。”
“研究职业教育,注重于职业心理学,此可谓为世界思潮之新趋势。吾国此时职业教育诚在萌芽,倘能于下手时,即根据职业心理,为倡导之标准,必且易于收效。”黄炎培在自己的三儿、四儿身上亲自试验了这种思想,取得了明显成效。
中华职业教育社还在其附设的中华职业学校设立职业指导委员会,负责开展职业指导工作。在该校开设的择业预备科中,特以各重要职业的内容并参考欧美要籍编成各业“讲义”,“分门讲授,俾学生预知各业之情形,就其性情、志愿及学力,以选择相当之职业”。不仅如此,学校还试行职业谈话,兼请实业界、教育界的有关专家、学者轮流到校讲演各业情形及其所必须的行为、品性等要求。
(三)太阳集团城娱8722关于职业指导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黄炎培先生主张把职业指导的功能扩展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他认为“获得职业焉而治生,服务之功能大著,要其初步之根基实惟职业陶冶。人欲受职业训练,必先受职业陶冶。”他认为,职业指导从小学职业陶冶开始,职业指导宜在十二至十五岁初中阶段内实施, “使儿童于不知不觉中,养成为己治生,为群服务之兴趣与习惯”,通过对儿童“设学校园,使之爱玩天然而习为种植,初不知其为农而农在其中焉;教之手工,使依样制作焉,自由制作焉,初未尝有意于为工而工在其中焉。”这样,不仅针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而且从小学的职业陶冶,中学的职业指导,直至到对毕业生和社会人员的职业介绍,进而构成了职业指导的完整体系。
三、黄炎培职业指导理论的现实意义
黄炎培职业指导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织部分,他认为职业教育在学校制度上应有一贯的正统的整个的地位,要建立职业陶冶—职业指导—职业训练—职业补习和再补习这样一个职业教育的系统,职业指导在这个系统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同时职业指导也是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沟通、联络、渗透的重要载体。黄炎培的教育思想不可避免地具有他那个时代的特征,由于这些论点的规律性,所以又具有普遍意义,他所涉及的问题依然是我们今天所需要认识和解决的。
(一)、教育管理部门要从“人才经济”的高度重视职业指导的作用
黄炎培先生当年曾说:“依我的意见,对于这个职业指导问题,地方教育行政机关有种种的责任,学校教职员也有种种的责任。”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重视这项工作,不仅把它与职业教育改革的大局联系起来,而且把它与国家人才培养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联系起来。正如2002年10月31日教育部《太阳集团城娱8722关于加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的:要根据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及其身心特点顺利就业、创业和升学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使其在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同时得到发展。” 职业指导工作既是使学生、家庭、社会用人单位紧密联系的中介,又是沟通教育与社会职业、学校与企事业用人单位的桥梁,是把教育体系与经济体系紧密联系起来,把学生的要求与社会的需求统一起来,更好地解决教育与经济、人才培养和使用关系的可靠保证。因此,教育行政部门不仅自己从机构、人员、经费上要保证这项工作的有效开展,还要指导各学校健全相应的机构,抓好落实。职业院校要像抓招生工作一样,设置专门机构,配备专门工作者,整合各种资源,建立起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平台,真正保证职业指导工作的各项具体任务的完成。
(二)、职业指导宜采取科学方法开展全程指导
以黄炎培先生为首的中华职业教育社的职业指导专家在20世纪二十年代就曾经在学校职业指导中使用心理测验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待职业指导首先要有一个科学态度,应用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方法。黄炎培曾经将职业指导的方法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调查、发表各种职业的基本状况和各个职业学校的基本情况,使学生有选业、选校的根据和准备;二是测验或查询不同个人的职业性能,以便于选择适宜于自己、有益于社会的职业;三是调查各职业机关所需人才、各学校拥有的学科及人数,以达到供求平衡;四是用出版、演讲及其他方法,宣传职业指导的重要性,公开发表调查、研究结果等。职业指导的做法不尽相同,但现在采取的方式方法也不外乎这些。主要为职业指导课、职业咨询、体验式培训和就业信息网等四种方式。
同时还要强调职业指导的连贯性。将职业指导作为个人生涯的设计,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而不再仅是临近毕业求职的最后阶段;学校应以全局观点系统考虑,构建一个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按照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开展心理测量指导、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学业和择业指导、创业指导(教育)以及职业挫折预案教育等。
(三)、职业指导促使职业教育从谋生关怀转向人生关怀
黄炎培先生既强调职业技能,更重视个人的道德养成。他概括为“敬业乐群”四个字。所谓“敬业”,是指“对所习之职业具嗜好心,所任之事业具责任心”。即热爱所从事的职业,有为所从事职业和全社会作出贡献的追求。所谓“乐群”,是指“具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之精神”。黄炎培认为:“人格一经毁损,其人见弃于群众,哪有功名事业可言?”要“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职业指导将职业教育从对人的谋生关怀转向了人生关怀。职业教育如果仅仅满足于对学生的谋生关怀,只注重培养他们适应某一岗位的一技之长,而置精神关怀、心理关怀于不顾,那么当他们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变幻莫测的人生时,就或者会四顾茫然、退避三舍,或者会一蹶不振、自艾自怨,“一技之长”也就难有用武之地。因此,职业教育必须把谋生关怀与人生关怀结合起来,要注重对学生的人生关怀,使他们具有愈挫弥坚、逆境图强的心理品质,具有积极向上、直面人生的生活勇气,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一卷)[M].北京:太阳集团城娱8722文史出版社,1994.
[2]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二卷)[M].北京:太阳集团城娱8722文史出版社,1994.
[3]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集(第三卷)[M].北京:太阳集团城娱8722文史出版社,1994.
[4]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集(第四卷)[M].北京:太阳集团城娱8722文史出版社,1994.
[5]高奇.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太阳集团城娱8722职业技术教育》[J] .2006年 5期.
[6]田正平,周志毅.黄炎培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7]谢长法.民国初期的职业指导.《职业技术教育》[J] .2001年第28期.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