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专业人才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纪实
近年来,完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体系,已被列为职业院校基础性建设,其重要性正在逐步显现,也是国家教育部门推动的职业院校改革重点任务。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培育高职院校质量文化、发挥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中的主体作用。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十年磨一剑,专注于校本质量文化培育,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理念,探索校本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质量标准和质量保证工作机制建设,形成了基于校本质量文化理念的质量保证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0年上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学校封闭、学生不能到校的情况下,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长期培育的质量文化在应对疫情对教学工作的冲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以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下的信息化系统为支持,确保“停课不停学”,教学活动有序开展,人才培养工作质量标准得到全面落实。
疫情防控期间,学校依托信息化质量保证平台开展网络教学,做到了全部课程全部按计划开出,所有学生都参加了网上课程学习。在教学质量保证系统平台上,可以及时获得课程和各类教学活动信息,开展专业和课程质量教学诊改,在常态教学过程中,发现教学问题300多个,提出改进对策200多项,保证了全校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一)培育校本质量文化。质量文化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灵魂和动力,对质量保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培育“立人立业”质量文化,其核心是培育师生追求高质量人才培养价值观。作为质量文化培育的重要标志性成果,学校出台了校本《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质量标准》(以下简称《质量标准》),并以此确立人才培养工作的底线和改进方向。质量文化建设既是质量保证的抓手,也是质量提升的土壤。立足于发挥校内各专业在质量保证中的主体性作用,促进学校主动承担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的主体责任,形成人才培养工作质量提升的内生动力,从管理文化上讲,它相对于传统的教育工作评估、示范建设,具有革命性的变革意义。
10多年来,学校以质量文化为引导,教职员工在思考如何在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中发挥主体性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国际理念、太阳集团城娱8722特色、校本标准”质量保证体系思想。学校将“国际理念”定位于瞄准国际教育标准,引入《悉尼协议》的“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质量保证理念,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考核评价等方面对接人才培养;把“太阳集团城娱8722特色”定位于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将“产学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要求,放到校本质量标准的内涵之中,使得学校教育教学走在改革的前列;“校本标准”的核心是将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于广州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瞄准广州地区现代产业发展,体现学校自身特色办学定位。质量文化的培育提升了各专业对于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追求,成为学校落实质量保证主体责任的关键所在。为高职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在2020年3—4月,学校435名教师开展在线教学,在质量诊改平台上动态开展质量诊断与改进,在软件技术专业教师开设的20门课程中,全部课程教师自主开展质量诊改,形成质量诊改工作记录160多份。在课程结束时,教学质量信息化系统提供的数据显示,教学目标达成度在90%以上。
(二)创新校本质量标准。编制《质量标准》是推进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基础,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从“质量文化是质量保证的灵魂”和“教育质量是过程量”质量理论出发,基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全要素,制定了《质量标准》,它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核心,包括办学环境条件、目标定位、方案设计、培养工作、培养效果、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6个方面,覆盖了课堂教学、课外实训、工程实践、毕业实习等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是由17条标准、27个要素、130个观察点组成的质量标准链。体现了专业标准对接行业标准、课程标准对接职业标准、教学标准对接生产标准,促进专业教学跟踪产业发展、业态文化、技术创新、管理发展、企业主体育人,使培养质量具有可测性和可评性。
学校制定的校本《质量标准》,重视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用人单位的诉求与参与,在教学实施、监控、反馈和改进等方面建立闭环系统。《质量标准》采用反映全体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的质量评价指标,为学校自主开展质量保证提供了基础条件。专业团队可在对培养方案、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大数据分析基础上,做出质量自评;使用信息化教学平台的质量监控工具,为专业自主开展质量改进工作提供方案,也方便开展学校内部第三方对质量保证工作的有效复核。因此,可借助于信息化质量保证系统,分析学生培养目标达成度和职业能力达成度。
从《质量标准》出发,配套制定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办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指导意见》《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教学标准》《实践教学标准》《专业团队师资标准》等一系列教学工作标准文件。将专业定位、协同育人、职业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等方面的要求,融入《质量标准》及相关教学文件中,使职业人才培养能够对接国际标准、适应产业发展、符合岗位要求,引导专业教学跟踪产业发展、融入业态文化、追求技术创新和管理发展。
(三)持续开展质量诊改。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在常态化教学过程中,动态找出影响质量的薄弱环节,持续反馈和评价教学工作,有针对性地改进专业教学。这种专业自主下的质量保证,使得质量建设从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工程转向内部自主质量提升,形成质量保证内在动力机制。为保证《质量标准》有效落实,学校开发了“质量问诊—质量改进—质量保证评价”工作流程和测评工具。发挥“互联网+”技术、挖掘平台和状态数据的作用,利用状态数据提供的趋势预测,完善质量预警诊断等功能,整合集成各种信息资源,在信息化质量诊改系统支持下,保证质量改进能够在教学常态下动态实施。
学校把质量提升的重点放在“能否找到问题,并有效提出改进措施”上,在教学常态下分析现状与标准的差距,建立动态专业教学工作的持续改进机制,保证教学能够沿着质量提升的方向改进。学校把质量保证理念定位在质量改进上,改变了专业团队在质量保证中的角色,解决了教师和团队负责人为专业质量承担责任的担心。大大促进了专业教学团队以信息化教学系统支持,在常态化教学过程中,自动采集教学过程信息并做出分析。
(四)质量保证成效显著。近年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每年投入超过5000万元,用于质量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在《质量标准》指导下,学校开设人文和社会类课程比例超过30%、科学类课程比例达到15%、工程实践类课程比例达到50%,50%以上实践教学项目来自生产、技术研发和实际经营管理项目,90%以上实践教学指导(主讲)教师具有实际工程经验,全部毕业实习项目来源于工作岗位。全校33个专业全部开设了以实际工程技术项目为载体的实践课程。
《质量标准》推进了专业标准与行业标准对接,把职业岗位工作标准引进课程标准,50%以上实践教学在生产岗位实施。开发课程教学标准150多门,软件开发、食品检测、汽车维修等20多个职业岗位工作标准融入专业课程,食品生产、机械工程、电子电器等行业技术标准列入专业课程和职业资格考证;推行“毕业证书+职业证书”改革,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得率明显提高。带动品牌专业、高水平课程、实训基地、教学团队、社会服务能力建设,获得国家级别标志性成果30项、省级以上标志性成果319项。
我国高职教育与国际同类教育建立在不同基础之上,不同于国际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制定的《质量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接,提高了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仪。学校与马来西亚、英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合作,学校牵头组建的城市职业教育联盟,成为“一带一路”国家与国内城市职业院校交流沟通和人才培养的桥梁。
近年来,毕业生职业岗位能力明显提升,学生能够从人文和社会方面对工程技术和岗位进行评价,实践课程项目完成率超过95%、课程目标达成率96%、专业能力目标达成率超过94%、职业岗位能力达成度超过90%。在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过程中,专业团队较好地发挥了主体作用,特别是在主动跟进新产业和新技术的发展上,将新业态文化和新管理发展融入专业教学。(李艳娥 吴勇 刘力铭 温炜坚 朱冬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