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在线教育需要树立新思维
时间:2020-05-29 来源:《浙江教育报》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把学校在线教育逼上前台,其在特殊时期发挥了特殊作用。然而,我们也看到,一些教育部门和学校对在线教育认识不足、准备也不充分,特别是师生返校后,在线教育极有可能被打入冷宫。如何在新技术背景下继续发挥在线教育的作用,真正让技术赋能教育,乃至引领和改变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键是要在树立新思维上有实质性突破。

一、破短线思维,树常态思维

笔者在走访中发现,一些教育部门、一些学校、一些教师对在线教育在思想上明显表现出应急短线思维,在行动上也出现短期行为,很少有学校专门对在线教育进行深度研究。

尽管互联网已经深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地改变着生产生活方式,但在学校教育方面,教育技术的应用显然不够,教师普遍对现代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缺乏敏感性。

就像在线购物、在线支付一样,在线教育可以预见是未来学校教育的日常。高质量在线教育不但可以解决师生不能到校的应急之需,而且可以化解当下学校乃至区域优质师资资源不足、教师结构性缺编及教师外出学习难等老大难问题。

为此,我们必须破除短线思维,树立在线教育的常态思维,深刻领会新技术在教育发展中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迫切性。

当然,这不是说在线教育要完全取代传统学校教育,而是改变我们的教育习惯,用先进教育工具来改变和提升教育,使新技术应用成为教育常态。

二、破习惯思维,树创新思维

疫情期间,尽管我们迫不得已开展了在线教育,但很多时候只是把课堂从传统教室搬到网上而已,依然以“传统的教、传统的学”为主导,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

比如,按照原来的作息时间来安排教学,小学低段开展线上新课教学,有的甚至用在线教育的便利突破双休日不允许补课的禁令。

不研究课程、不研究学生、不研究在线教育的适用性,学校在线教育就没法脱离传统学校教育的窠臼。

创新思维迫在眉睫。学校要不断研究在线教育新问题、新特点、新规律,要以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来思考和谋划学校在线教育;要意识到在线教育一方面为学校教育创新提供了空间和机会,另一方面对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新要求。

在学习方式上,探索给学生和家长以更大的选择权,利用在线教育可以重复学习的特点,允许学生按自己的节奏来进行,也可以探索分层在线小组合作学习、同伴互助学习和项目学习。

又比如,可以创造性开展以生活为主题的劳动教育、以沟通为核心的亲子教育。对低段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做事”的项目,开展居家阅读及分享等。

三、破技术思维,树教育思维

所谓技术思维,主要就是从技术角度来思考学校在线教育,把关注重点放在硬件建设上,认为在线教育主要是技术问题,比如平台支撑问题、技术掌握及熟练程度问题。在疫情背景下,在线教育运行初期,也确实暴露出硬件和技术硬伤问题,比如使用平台多且杂、标准不一、网络信号差容易卡等问题。

必要的硬件和技术是学校正常开展在线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但也要看到,在线教育仅停留在技术层面的思维上是远远不够的。在线教育不是解决了技术问题就万事大吉,我们经过调研发现,其实技术问题可以比较快地得到解决,而一些深层次问题却很难解决。

在线教育把传统学校学习隐藏或被抑制的一些教育问题显性化、扩大化。比如,一些自主能力相对不足的学生,在线学习效果不好;随着在线教育的推进,存在后期不如前期的边际效益递减现象。

树立教育思维,就是要求学校和教师要透过看不见的网络,去看见、去研究网络另一头那些有血有肉的生命状态,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在看不见人的情况下,我们要更加注重人、研究人,研究非监管状态下学生自控力培养的问题,研究非集体环境下学习氛围营造的问题,研究在校学习常态下如何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

技术改变教育,但技术是服务教育的工具,只有从教育角度去研究和思考在线教育问题,才能让技术更好地造福教育。

四、破表面思维,树战略思维

表面思维是人为设限,就在线教育讲在线教育,把在线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限定在课堂教学范畴,没有认识到在线教育之于教育的意义。

新技术转变了学校的功能、组织架构和文化使命,也转变了教师的职责和定位。树立在线教育的战略思维,就是要把思维触角深入到未来学校的构建这个内核上去思考。一方面要按照未来学校的思维做好必要准备,另一方面要从技术层面来转变学校场景。比如以班为主的课堂向精准分层的教学转变,比如个体竞争为主向分工合作的教师团队转变,比如从课堂教学者向优质在线课程开发者的教师角色转变等。

未来学校一定是以新技术最大化运用为前提,以全景式全开放为特点的新型学校。运用技术打通校内外资源融通,打破传统的时间、空间界限,实现教与学关系重构,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分工,尤其是对于一些资源相对贫乏的落后学校,在线教育为他们弯道超车提供了历史性机遇。(童文兴 台州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