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纺服职院跨越山海推进精准扶贫
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山区的一个小村庄里,一个用废弃羊圈改造的车间正在热火朝天地赶工。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和当地绣娘共同开发的土布刺绣手包“山海恋”等四款产品,已批量销往上海,企业近日还接到了一批公文包和手柄包的生产订单。
自2012年派出第一批骨干教师到贫困地区开展对口帮扶工作,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对口帮扶从新疆、青海拓展到了贵州。该校充分利用在人才、技术及资源方面的优势,助力对口支援地区脱贫攻坚,不断拓宽当地百姓的增收渠道。
依托人才优势 推进对口援建
“把教师带出来之后,就能把当地的学生培养出来,一批批走上社会,脱贫的目标就达到了。”三次援疆、在当地累计挂职五年半的浙纺服职院教授、高级工程师祝永志,谈起扶贫的最深感受,依旧是“扶贫”先“扶智”。
阿克苏地区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一直以来是国内棉花的重要产区,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太阳集团城娱8722长绒棉之乡”。然而,由于缺乏纺织加工工业和技术人才,当地百姓的收入基本只能依靠卖棉花,部分地区逐渐陷入贫困。
浙纺服职院科研与地方合作处处长吕秀君介绍,为解决当地人才培养方面的困难,学校先后选派了3名骨干教师,援助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纺织技术相关专业。
此前阿克苏职院几乎没有专业和纺织相关,援建工作相当于从零开始——没有学生,就从机电系剥离出20名对纺织感兴趣的学生作为第一批培养对象;没有教师,就抽调其他学院的骨干教师,用传统的“帮扶带”方式,带领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2014年,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阿克苏职院完成了新型纺织机电技术、现代纺织技术两个专业的建设,并于2016年3月成立了纺织工程系。2012年以来,累计培训教师400余人,结对帮带徒弟31名。
“学生大多是当地少数民族,我们要培养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以及纺织工人。”祝永志教授还带队完成了实验实训中心的建设,让这些留得住的人才有更好的条件提升实践与创新能力。
今年,阿克苏职院的“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在浙纺服职院的协助下已申报成功,并将在9月迎来第一批学生。
依托专业优势 构建培训体系
贵州黔西南州东部山区曾孕育出流光溢彩的布依族传统刺绣,然而,环境的闭塞,使得当地绣娘普遍学历不高,创新能力不足,这一非遗技艺在当代逐渐褪色。
为协助贵州“锦绣计划”的实施,浙纺服职院2018年多次派专业团队到当地考察。如何既承袭传统,又能向市场化发展?回到宁波后,韩纯宇组建了“手之造物·土布风尚”设计团队,利用节假日带领3位专业教师和9名优秀学生,针对黔西南州的土布和刺绣特点开始了产品研发。团队第一期研发出了6款新产品。
10余人组成的服装专业骨干教师团队,还为当地绣娘量身打造了纹样、配色等技能提升课程。不会新针法就手把手教,配色难懂就拿出图纸来讲解,找不到样板纸就用报纸代替。
“精准扶贫,就是要利用强大的专业优势和高质量的师资团队,对传统技艺进行再改造。”在时装学院副院长王薇薇看来,进行技术扶贫,让当地妇女有成长和就业的能力,才能让她们真正脱离贫困。
截至2019年,该校已先后为贵州册亨县、贞丰县、望谟县开办了3期绣娘素质技能提升培训班,共培训了80位绣娘。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在家门口顺利就业。
依托资源优势 服务地方经济
脱贫攻坚之时,如何进一步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将贫困地区扶上马再送一程?在教育之外,该校帮扶团队开始思考如何为产品寻找销路,推动当地产业可持续发展。
在西北,祝永志教授团队草拟“园区-学校-企业”合作框架,组织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教师与阿克苏纺织工业园区管委会,对园区50余家企业进行调研,对企业的产品、用工进行分类统计,形成的调研报告为阿克苏纺织工业劳动用工规划提供了依据。
该团队还带领纺织工程系和企业项目组进行团队攻关,突破了300支长绒棉纺纱技术,为当地利用本地长绒棉生产高支纱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西南,2019年年末,20多名贵州绣娘跨越山海来到浙纺服职院,进一步接受太阳集团城娱8722关于时尚创意、色彩美学等方面的培训。学校以此为契机,向宁波各企业发出邀请,为贵州土布刺绣提供展示舞台。
宁波当地企业还专程组团前往贵州黔西南州考察并进行项目对接,转化当地产品应用生产达20余项。此外,该校还不定期举办扶贫产品推广活动,带着刺绣产品参加文博会,让承载着时尚气息的传统手工艺走向海外。
自派出骨干教师到贫困地区开展对口帮扶工作8年来,浙纺服职院始终依托专业与人才优势推进高效精准帮扶,努力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展现新时代脱贫攻坚战中高校的使命与担当。(史望颖 王国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