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扶贫,职校要念好四本“真经”
时间:2020-06-09 来源:《太阳集团城娱8722教育报》

非遗,特别是传统工艺类非遗,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是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作为非遗扶贫重要力量的职业院校,应在开展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搭建非遗扶贫实践平台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帮扶模式,念好四本“真经”,释放职教非遗扶贫新动能,全面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盘活非遗优势资源,念好“产业扶贫经”

非遗资源是一种重要的产业资源。我国非遗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四川、贵州、云南等一些中西部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传承相对完整,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非遗产品的溢价认知不断提升,对高品质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非遗产品需求稳步上涨,非遗消费活力和潜力巨大,具备较好的产业扶贫基础和前景。

但是,由于缺乏设计、品牌和营销等手段,非遗资源面临转化困难和转化效益不高的现实难题。因而,职业院校非遗扶贫需要重点解决产品设计、渠道营销等问题,盘活非遗优势资源。

一是以设计延伸文化产业链。很多非遗传统工艺缺设计,而职业院校尤其是工艺美术类职业院校在这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应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的设计优势,在尊重传统手工技艺的基础上,将传统元素和现代生活需要进行对接、融合和再设计,以丰富的题材、样式、功能、类别等延伸特色文化产业链,开发更多适应现代审美和个性要求的非遗时尚产品,发展非遗扶贫经济。如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与贵州雷山县通过“校县合作”共建传统工艺研创中心,以传统工艺产品研发设计为抓手,促进了雷山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二是以品牌拓宽销售渠道。要想让非遗传统工艺产品走出去,必须朝着品牌化的方向发展。但这些地区文化品牌建设滞后,也特别渴望与行业企业、职业院校联合共建品牌,而不只是纯粹的产品加工。职业院校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电商平台打造品牌市场,拓展多元销售渠道,推动手工艺品向商品转化,如贵州织金县的蜡染、刺绣等非遗传统工艺品与唯品会合作,开创了电商扶贫新模式。

此外,职业院校还可借助文旅融合大趋势,与当地政府合作,联合旅游公司、展会公司等开展非遗传统工艺购物节、非遗传统工艺体验、博览会等节庆活动,以文化消费带动当地产业发展。

加强非遗传承教育,念好“技能扶贫经”

无论是从传承发展角度,还是从扶贫脱贫角度,加强非遗传承教育都是一项值得尝试推广的扶贫举措,需要从“谁来教”“谁来学”和“怎么学”上下功夫。

一是“谁来教”。职业院校应与非遗传统工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工艺师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重构正式而融洽的师徒关系,完善课酬津贴补助机制,激励传承人、工艺师悉心培养后继传承者。

二是“谁来学”。职业院校可通过学费减免、生活补助等方式,吸引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子女学习非遗传统工艺。通过接受职业院校专业、系统、扎实的技能学习,帮助他们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获得谋生立足的“一技之长”。既增加家庭收入,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承,也有利于非遗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创新,弥补以往传承人文化程度较低、创新创意不足的劣势。

三是“怎么学”。技能形成是技能知识习得和技能经验累积共同作用的结果,前者主要发生在学校,后者主要发生在工作场所。职业院校应遵循技能形成的内在机理,加强与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传统工艺合作社、传统工艺企业等的合作,为学习者创设参与具体生产实践的真实情境,同时,引导学习者在实践情境中边做边学、反复实践,帮助其建构知识、技能和职业的内在联系。如此才能真正提高学习者的技能水平,夯实脱贫的技能基础。

开展非遗工艺培训,念好“就业扶贫经”

就业扶贫通常分两种方式,一是本地就业,二是劳务协作输出。鉴于非遗尤其是传统工艺本身就是当地民众赖以为生的经济手段,遍布城镇村庄,关联千家万户,因而职业院校应联合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传统工艺合作社、传统工艺企业、就业基地、培训中心等,采用“送培到家、就业在家、增收在家”的方式,重点解决本地就近就业、居家就业、零工经济就业问题。

针对初学者,开展基础的技能培训,帮助其掌握工艺生产的基本技能,获得就业机会;针对熟练者,开展较高难度的技能培训,帮助其提升效率和技艺,获得更高工资报酬;针对创业者,开展创业能力提升培训,通过创业政策解读、平台搭建、案例分享等为创业者“搭桥引路”,创设良好的创新创业发展空间。反过来,良好的创业环境也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可以说,就业扶贫是最有效、最直接、最持久的脱贫方式。职业院校通过广泛开展不同类型的非遗传统工艺培训,辐射带动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妇女、返乡创业者、残疾人等在家就能够凭借手艺获得收入,可以有效推动民众日常生活技艺向“脱贫生产力”的转化。如贵州雷山的麻料村建立了全国第一所银匠免费培训学校。

在脱贫行动培训中,需要注意培训技艺简化、培训速成化等倾向,以免影响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

彰显非遗文化价值,念好“文化扶贫经”

很多时候经济贫困的背后掩藏着文化的贫困,这是贫困的根。事实上,前面提到的产业扶贫、技能扶贫和就业扶贫,都在不同程度上渗透了文化扶贫的内涵。

新时代的扶贫工作不能仅仅把物质和经济条件的改善作为终极目标,也不能仅图一时之利的“热闹经济”。因而,职业院校非遗扶贫应着眼于乡村经济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在因地制宜地创造经济利益的基础上,充分彰显非遗独特的地域文化价值,不断增强当地民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进而形成文化自信。

依据我国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职业院校非遗扶贫可借鉴日本“内发式地域营造计划”模式,按照地域经济发展文化依据性、内在发展性与持续成长性的要求,做好长远规划,积极参与乡土资源禀赋的整体挖掘与系统开发,打造集非遗传统工艺制作、展示、表演、体验、销售、休闲于一体的特色文化村镇,一村一品,为当地民众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促进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之间的良性互动。如河南省南阳市新集村,基于当地葫芦烙画的文化特色,大力发展葫芦种植产业和以葫芦文化艺术为主题的旅游产业,致力于打造“全国葫芦烙画第一村”。徐珍珍 王斌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