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纪实
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是每一个职教组织和工作者迫切需要回答的时代命题。作为地处苏南经济发达地区的国家首批示范校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张家港中专校”),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独创性地打造了“三元二区”产业学院新载体,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人才红利。
何谓“三元二区”产业学院
“三元二区”产业学院是在校企合作的长期实践基础上,围绕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和资源要素优化组合而成的新型载体。其中“三元”是人才培养的3个主体,分别是学校、企业和国外职教集团。校、企、外三方发挥各自优势,把实际生产经营过程和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紧密联系起来,把国外职教先进教学模式渗透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统筹整合资源,打造混编教学团队,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开发项目化教材,组织课程的实施。“二区”是指校区和厂区。即针对区域产业设置的专业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职业学校的校区资源和企业的厂区资源,使学生通过在不同学习场域的交替、轮换,分别完成基础理论和技能学习、工学结合实践学习、技能提升训练、企业入职适应性训练等,使之成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元二区”产业学院的创新实践
近年来,张家港中专校先后组建了机械制造产业学院、机电技术应用产业学院、化工产业学院、汽车制造与维护产业学院等。
以机械制造产业学院为例。机械制造产业学院对接张家港市机械装备产业集群,以江苏省现代化专业群——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群为基础,与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永钢)、张家港广大特材股份有限公司(广大特材)、江苏攀华集团有限公司(攀华集团)、德国爱科特教育集团(Eckert Schulen)合作共建。机械制造产业学院在学校内设立机械制造实训基地,建有装配钳工实训室、机加工实训室、数控技术实训室等,是一、二年级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以学校管理为主,主要依托学校已有的设备、企业捐赠给学校的设备等来运行。师资由学校和德国外教为主,企业师傅定期赴学校进行基础技能培训。学校根据企业生产的相关项目,采用德国爱科特教育集团教学标准,对学生进行理论基础知识教授和基础技能的训练。
机械制造产业学院还分别在江苏永钢、广大特材、攀华集团等企业内部设立厂区企业学院,依托企业已有的车间、设备来开展教育教学。学生三四年级时,分别进入厂区企业学习,师资以企业师傅为主,学校专任教师配合辅助教学,德国外教进行质量督查。学生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顶岗实习,完成高级工等技能鉴定、上岗证考证培训。
“三元二区”产业学院实践成效
“三元二区”产业学院将产业部门和教育部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和教学活动过程紧密联系,以产业集群为链接,龙头企业为引领,引进国外职教集团教学标准,校、企、外三方资源共享,功能对接,责任共担,人才共用,设施共享,信息互通。以产业发展的标准来配置专业教学资源,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标准来开展教育教学,根据企业的不同要求,设计不同场域学习的内容,将产业先进技术和优秀文化融入专业教学和日常生活,让学生在更合适的学习场域进行更适合的学习。
近5年来,张家港中专校通过组建“三元二区”产业学院实施人才培养改革,为社会输送优秀毕业生6500余名,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85%以上,企业满意度达90%以上。江苏永钢人力资源主管王晓燕女士这样评价“三元二区”产业学院的毕业生:“这些学生较早地熟悉了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缩短了岗位工人的培养周期,有较高的岗位适应能力。”
“三元二区”产业学院给张家港中专校的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产生了显著的效益,学校将立足新时代,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这一新载体、新模式,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助力区域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朱劲松 姚丽霞 李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