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不是问题,心态好很重要。我就把自己当成55岁、50岁。”采访过程中,陶福美脸上始终洋溢着开心的笑,虽然已65岁,早已做了奶奶,但她的生活一点也不无聊:从退休后参加广场舞表演,到成立艺术团,组织全省的广场舞比赛,再到全国各地做广场舞比赛评委,忙得不亦乐乎。
当疫情让广场舞陷入停顿,不甘寂寞的她就组织大家自拍个人舞视频进行比赛。当直播风越刮越猛,她又受邀参加老年直播,为滞销的优质农产品带货,为品牌产品代言。
“太阳雨”直播带货
对陶福美来说,生活就像她的网名“太阳雨”一样——彩虹常常会伴随着太阳雨出现,生活中有辛苦也有美好。
学生时练的基本功 让她退休后能勇敢追梦
陶福美喜欢跳舞,她说跟自己学生时代打下的舞蹈基础有关。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被学校推荐去黄龙戏曲学校学了两年越剧,我们学校一共去了三个。”陶福美说。那时候的她,白天在学校上课,周末去黄龙学越剧,每天过得很忙碌,也很充实。后来,因为要参加国庆游行,三年级的时候她又被挑中去学了一年的体操。
有了这些扎实的“基本功”,初中的时候,陶福美就经常参加学校的文艺表演节目,参加工作后也一直是单位里的文艺骨干,唱歌、歌舞表演自然不在话下。
退休以后,一开始陶福美跟许多人一样,挑起了照看孙子的“重任”。不过,她期望的退休生活是能有自己的爱好,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管孩子应该父母承担主要责任,我们起辅助作用,他们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帮一把。”陶福美说。
几年后,广场舞开始在一些地方流行起来,陶福美经常看到楼下有人跳广场舞,但又跳得不够标准、规范,她心里就痒痒的,狠不得自己上场教教她们。
经过再三考虑,陶福美向儿子“摊牌”:管孙子可以,但等儿子儿媳下班回家后,晚上7点她要去跳1小时广场舞。从此以后,陶福美的广场舞人生正式开挂。
因为在舞蹈方面的技艺,2013年,陶福美受邀参加湖滨街道的海燕国标队——后来的海燕艺术团。到了艺术团后,陶福美陆续组织成立了拉丁舞队、摩登舞队、时装队、戏曲队、民族舞队,艺术团的表演节目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陶福美家所在的望江街道也找到她,希望她出面组织一支舞蹈队。于是,陶福美又在望江街道成立了钱塘艺术团,挑起了两个艺术团团长的重任。
两个艺术团共百把人,年纪最大的70岁,最小的45岁。虽然没有薪水,但在陶福美组织、带动下,艺术团还是搞得红红火火。
担任艺术团团长后,陶福美经常带队参加区、市和省里的广场舞比赛,而且屡屡获奖,“太阳雨”在圈内的名声越来越响。
在参加、组织广场舞大赛的同时,陶福美还参加了全国排舞广场舞推广中心的教练员、裁判员培训考试,成了广场舞高级教练员和一级裁判员,今年初又通过了国家级教练员考试。
陶福美说,相比自己的父母辈,自己还是挺幸福的。“像我妈,退休后每天就是买菜、做饭,在家门口和邻居聊聊天,偶尔去亲戚家串串门,生活很单调。我们这一代,经历了改革开放,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用上了智能手机,日子过得精彩多了。”
帮助他们不落后于时代 是给老年人最好的礼物
在组织广场舞大赛的过程中,陶福美认识了杭州康久学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其文,康久学社是一家专门组织老年人培训学习的机构,并成立了老年大学。用董事长陆其文的话说,老年人要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帮助他们不落后于时代,才是给老年人最好的礼物。”
与陶福美的广场舞活动一样,康久学社旗下的老年大学,也因为疫情而按下了暂停键。为了充实老年人的业余生活,陆其文想到了搞老年直播培训:直播现在这么热,既然年轻人能搞,为什么老年人不能搞呢?一方面可以帮助农户销售因疫情滞销的优质农产品,另一方面可以让掌管“菜篮子”的老年人能买到质优价廉的农产品。
就这样,康久学社的“康久星主播”隆重登场。这些老年主播,都经过两周的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而陶福美作为广场舞领域的“红人”,被康久学社特聘为老年直播的头牌“星主播”并隆重推出。一个多月里,陶福美已经做了十多场直播。
“第一场直播有3000多人观看,实际下单的有近500单。”陶福美告诉记者。这一销售转化率让所有人都惊喜不已。前段时间,陶福美又搞了场直播,邀请全国各地广场舞分会的会长观看,结果实际观看人数达到1.5万多。“因为网络问题,直播有过一次中断,要不然观看人数会更多。”陶福美有点遗憾地说。
这些年,在陶福美身边,像她一样喜欢跳跳广场舞,在老年大学学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养生知识,甚至现在搞起直播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以前是人生七十古来稀,现在70岁还年轻着呢。老年人退休后多跟外面接触,一方面能提高自己的素养,提升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心态也会好很多。”
对于未来的生活,陶福美表示,只要自己身体允许,她仍会坚持跳广场舞、组织广场舞排练和活动,需要的时候也会搞搞直播。哪怕今后跳不动了,做做教练、评委也不错。另外,坚持多年的公益活动也不会放弃,比如组织艺术团到敬老院演出。(王燕平 林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