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要求。如今,我国已将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后,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发展更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高频词”。
目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技术型应用人才培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地方院校转型的发展方向,许多院校都在进行大胆尝试。毗邻渝怀铁路的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作为一所集高中学历教育、中短期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于一体的市(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坚持贯彻“以升学与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立足地方经济和市场需求,聚焦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健康发展,打出一系列“组合拳”,破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
专业多:特色引领谋篇布局 打造多维培养模式
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地处武陵山区、乌江下游的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是重庆市仅有的以苗族为主、全国苗族人口聚居较多的县,享有“文化休闲旅游县”“中华蜜蜂之乡”“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美誉,拥有“民族、生态、文化”三大特色。彭水自治县在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商贸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经济发展逐步加速,城乡消费市场愈加繁荣活跃的大背景下,教育发展特别是职业教育发展却面临着育人目标重技艺、轻素养、缺综合,育人载体重形式、轻内容、缺融通,育人形式重灌输、轻实践、缺多元,育人平台重校内、轻校外、缺协同的问题,成为制约地方人才发展的瓶颈。
作为地区仅有的一所公办市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市级改革发展示范校,彭水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肩负着立德树人与文化传承的双重教育使命。学校立足武陵山民族生态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基于培养民族地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定位,以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为使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生态教育观,坚持“人人成才”“人人是才”“人尽其才”的多元人才观,在重庆市市级改革发展示范校和高水平学校建设等项目支撑下,确定了“会设计、会学习、会制作、会传承、会营销”的“五会合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研—学—产—展—销”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学校成立了民族文化研发中心,组建研发共同体;构建了“1+N”教学内容体系;推行师徒制,实施分层教学;建设生产型实训室、大师工作室、“双创”基地;搭建了国际、国家、地区立体化的作品展示平台;实施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营销模式。同时,学校严格施行制度管理、精细管理,不断完善机制建设,规范内部管理,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力求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并重,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激活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逐步实现与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接轨。
立足地方经济和市场需求,学校开设了汽车制造与检修、旅游服务与管理、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民族工艺品制作、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等专业,以及国防预备役班、汽车“长安班”、九黎“娇阿依”艺术班、电子SMT、呼叫中心等特色班级,其中,汽车制造与检修、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民族旅游是学校重点打造的特色专业。目前,学校共有校内实习实训场所78间,有两个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6个市级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与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重庆经贸职业学院、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重庆水利电力职业学院等高校签订了“3+2”合作办学模式,与重庆旭硕科技有限公司、长安集团、重庆洲际酒店、两江假日酒店、乌江明珠大酒店、北京渝信川菜、彭水阿依河景区、彭水人武部门、重庆九黎集团、福建双喜集团等30余家企业达成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平台多:深入推进“四元融合” 有效拓展育才途径
在教育教学进程中,彭水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通过构建“四元融合”文化育人模式,实现文化传承与文化育人的有效融合——
一是育人目标与民族文化融合,培养文化共振的复合型人才。学校通过组织举办人才培养大讨论以及赴苗族聚居地考察调研,确立了将育人目标与民族文化相融合的发展思路,并围绕“民族地区培养什么人”主题,组织了“人才培养大讨论”,确立了培育“展民族精神、会民族技艺、懂民族知识的复合技术技能人才”的育人目标。学校注重开展文化育人深研究,成立了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重庆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等项目为引领,整合政行企校等多方资源,组织了数十次“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与育人目标”专题研讨,确立将苗族知识、工艺、歌舞、语言、体育等民族文化全要素融入育人全过程的目标体系。
二是育人载体与民族文化融合,构建“一三五”融通育人格局。“一”指学校建立了现代民族文化专业群,对接现代民族文化产业集群,围绕民族工艺品制作、旅游服务与管理、服装制作与生产、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电子商务5个专业集群重构课程体系和资源体系。“三”指学校构建了3个模块课程体系,依据育人目标,通过工作岗位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构建了公共基础模块、专业模块、素质拓展模块课程体系,实现公共教育与个性培养融通、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融通、专业课程与民族文化融通、知识建构与实践体悟融通的课程体系。“五”则指打造五大校园民族文化工程,即打造精神文化引领工程(升华一训三风,完善校歌校赋)、民族文化环境工程(校园一路一廊四室建设)、民族活动“四化”工程(素质活动常态化、特色活动节日化、展示活动系列化、文化活动主题化)、传承基地建设工程(民族文创研发基地、大师工作室、民族文化实训基地、民族文化展览馆、民族文创产品销售基地)、师生素质提升工程(教师理论学习、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三合一素质工程,学生六个一素质工程),将民族文化融入学校育人的各个方面。
三是育人方式与民族文化融合,探索多元育人行动模式。学校打造了“工作室—教室—实训室—‘双创’基地”立体大课堂,建成苗族蜡染、刺绣等大师工作室5个,民族音乐、舞蹈等实训室15个,天下九黎、乌江画廊“双创”基地2个,形成了以大师工作室为主阵地,以教室、实训室、“双创”基地为补充的立体育人大课堂。学校探索实施“研—学—产—展—销”“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成立了民族文化产品研发中心,以研促学;建成了生产型实训室,推行师带徒制;建设了民族文创产品基地,实施产学合一;搭建了立体化展示平台,推动以展促学;实施了线上线下营销模式,助力“双创”孵化。在推行“1+N”人生导师制育人模式方面,学校围绕一个目标,通过N种育人方式、N种育人载体、N种育人途径,开展“一师多生”结对活动。建立了民族文化育人帮扶跟踪制,并通过举办以学生为中心的“师徒结对同耕耘,匠心传承育新人”民族技能大赛、民族知识竞赛、民族文化大讲堂等,拓展育人途径,丰富育人方向,增强育人效果。
四是育人平台与民族文化融合,构建“五元协同”文化育人阵地。“五元协同”顾名思义,指五方入手,强力协同。其一,学校联合政行企校、研究机构等156家单位,成立了全国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产教联盟”,实现民族文化发展命运共同体的共生共长;其二,加入武陵山等5个职教集团,参与集团内部人才培养经验交流与合作,实现民族文化育人经验的共享共荣;其三,成立苗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企业合作创立“蓝绣汝亨”民族品牌公司,实现民族文化产品的共产共销;其四,与重庆九黎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旅投乌江山峡旅游有限公司合作建立集民族产品制作、展销、体验和学生实习、实训于一体的“天下九黎”“乌江画廊”“双创”基地,实现学生文化创新创业能力的共孵共化;其五,借助亚马逊、京东、淘宝等诸多媒介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实现民族文化产品线上与线下多维立体的发展共赢。
优势多:挖掘“校城合作”潜能 加快推进产业协同
“校城合作”是随着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国家政策上的支持和鼓励,让“产”和“教”在资源、信息等方面充分融合,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共同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校城合作”的关键在于推进政府、学校、企业三方主体协同发展,以经济产业升级优化为立足点,以技术转移和共同开发为主要载体,建立“校城合作”的长效机制,根本目标是让现代人能更好地与社会需求相符合。在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专业群建设和深度产教融合等问题进行研究和实践中,彭水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逐步认识到3个关键问题:一是传统专业建设过度同质化,不能满足地方产业需求,无法助推县域乡村振兴;二是传统专业发展过于单一化,不能培养复合型人才,无法满足县域文旅产业集群化(融合)发展需求;三是传统校企合作过度“从众化”,不能扎根县域,无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彭水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以“立足九黎城,面向文旅产业”为发展思路,以“用企业实际指导学生教学”作为校企合作的根本方向,以旅游和文化传承为核心构建出与产业紧密对接、内部结构严谨、资源共享明显、办学特色鲜明、育人成效显著的重庆一流文旅专业群。专业群紧贴县域文旅产业结构规划,围绕彭水支柱产业,优化资源配置,动态调整专业群结构,推动了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有效服务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为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彭水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首次构建的服务县域文旅产业的中职文旅专业群,将育人触角向三大方向延伸:
一是扎根县域,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制定了“扎根县域、服务九黎”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以扎根县域为办学定位,以按需供给本土人才为培养目标,取消畜牧、烟草专业,重点发展旅游、服装、电子商务专业,新增民族工艺品、康养休闲旅游专业;以九黎集团文化旅游产业为依托,建立校企命运共同体(文旅产业部);构建以旅游服务管理专业为核心的文旅专业群,助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与重庆九黎集团深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娇阿依订单班”,每年为九黎集团输送优质人才120余人,集团每年为订单班提供国有企业正式编制30个,保障学生可持续发展,促进当地就业。同时,学校以校企“共享型”资源为基础,推进文旅产业发展,共建校内娇阿依大酒店实训基地、文化旅游服务实训基地、民族工艺品制作实训基地、电子商务实训基地,校外“九黎天下”“双创”孵化空间,刺绣、剪纸、蜡染技艺馆,九黎大舞台实习基地,九黎大酒店实习基地,通过校内外实习实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文旅互融,促进专业集群发展。学校以适应重庆市全域旅游发展的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生态康养、文化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结合彭水县文化旅游支柱产业,重点突出“山水”“民俗”特色,以旅游服务与管理、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为核心,民族工艺品制作、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电子商务为支撑专业的民族文化旅游专业群,为彭水“三城多镇联村落”新型生态城镇体系建设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根据文旅产业岗位集群职业能力的需求,学校构建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依据《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指导意见》和10门公共基础课程标准,构建公共基础平台;基于文旅产业岗位集群中的通用职业能力,构建专业群基础平台;以专业核心能力为依据,构建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为培养学生复合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构建拓展模块。“平台+模块”的集群课程体系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使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此外,学校与九黎集团携手,集聚湘、鄂、川、黔、渝旅游廊道上极具地方特色文化的“本土IP资源”,围绕彭水巴蜀古老的“黔中文化”“盐丹文化”和苗族蚩尤文化,以“专家创意+大众互动、故事驱动+技术推动、场域建设+社群运营、平台借力+生态体系”为理念,形成了“蚩尤祭祀大典”“苗祖·蚩尤”等系列文化主题产品,出版了《彭水民俗与乡村旅游》《彭水地方特色美食》等地方集群系列教材,研发了刺绣、剪纸、蜡染等产学研一体的实训项目32项,开发了匹配实训项目的网络课程资源5门,编写了苗家刺绣、苗家烹饪和苗家蜡染工艺流程,进一步丰富了地方文旅市场资源。
三是产学联动,精准对接产业发展。学校注重师资力量建设,创造机会让专业教师“沉下去”,进企业、察实情、问需求、听意见,了解前沿知识和技能,为企业员工开展培训,为九黎社区提供教育扶贫;引进企业专家、一线骨干进入学校,将企业文化,前沿新规范、新技术、新标准、新故事等引入课堂,通过协作教学,缩短教学与岗位的距离;通过师资的相互配合,共同研究、训练学生,研发和生产产品,解决企业实际难题以及学校教育与生产脱节等实际问题。校企共同制定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12门课程标准、3门工艺标准,明确了招生标准、实习实训标准和毕业标准,实现标准共建、资源共享。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与地方政府部门携手,引领九黎城搭建产教融合平台、非遗展示平台、文化交流平台、节目展演平台,学生依托平台参加蚩尤祭祀大典、实地导游讲解、酒店服务、特色菜制作、民族技艺展示、作品销售、景区电影拍摄等活动,通过项目搭台(企业搭台)、学生唱戏的途径,拓宽了学生视野,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真正实现了“做中学”。
收获多:产教融合硕果累累 职教发展步稳蹄疾
产教融合是“生产性教学”与“教学性生产”的有机结合,是专业核心能力与专业生产技术的根本要求,是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具备教育和企业的多种功能以及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力。经过对“校企合一、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和“四元融合”文化育人模式的勇敢探索和实践,彭水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学校市场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凸显,可持续发展道路稳步坚实。
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一方面,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显著提升,实现学生规模化、高品质就业,就业质量持续向好,学生双证率95.5%,对口就业率和企业满意度均在92%以上,每年在全国500强企业就业率达63%;近3年来,学生参加市级、县级职业技能大赛共获奖450余项,在国家级别、市级文明风采大赛中共获奖150余项,数百件学生作品参加国内外展览;13名学生成为非遗传承人,17名学生到日本研修,11名学生实现民族文化创业,产值达300余万元。另一方面,内涵发展持续提升,近年来,学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重庆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重庆市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等20余项荣誉称号;社会服务更精准,学校开展社会培训服务12152人次,助力脱贫314户,通过技术咨询解决蚩尤九黎城等10余家企业技术问题,创造经济效益上亿元;队伍建设成效更显著,培养国家非遗传承人1人、技艺大师5人,市级教学名师、骨干教师13人,民族大师5人,获市级奖项562项;科研成果更丰富,专项课题研究11项,发表含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在内的论文54篇,开发民族类教材9本、网络课程资源3门,申请专利6项、知识产权保护10项。此外,学校示范辐射作用持续发挥,实践成果获相关领导高度评价及同类学校普遍认同,上级主管领导到校视察10余次,并给予高度评价;接待了中央民族大学、台湾花莲少数民族交流协会以及日本高龄福祉协会等130余家国内外单位2100余人次到校交流学习;在重庆酉阳、贵州道真、湖南凤凰等全国25所同类学校推广应用;《半月谈》、人民网等媒体广泛报道宣传,实现了从规模到内涵,从“市级重点”到“市级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再到准“市级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的跨越。(赵学斌 吴永强 谢承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