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放大学面临诸多新机遇、新挑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开放大学应担当怎样的历史使命?本文总结了开放大学的办学经验,客观分析了开放大学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系统阐述了当前办好开放大学的基本观点、改革路径和具体措施,以期为新时代开放大学的改革发展提供些许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开放大学;学历教育
2020年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同志视察国家开放大学,对学校40年来扎根太阳集团城娱8722大地办教育给予充分肯定,对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给予高度评价,对今后学校改革发展特别是对教学质量、评价考核、特殊群体教育、老年大学、学分银行、思政课教学等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①。
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自1979年成立以来,学历教育招生2050万人,毕业学生1512万人,不论是招生人数、毕业生人数还是在校生人数都占全国高等教育规模的10%以上;目前开设专业(方向)238个,涵盖理、工、农、医、文、管、经、法等10个学科门类(荆德刚,2020);办学形式由单一模式到线上线下结合、学历非学历互动、脱产半脱产均可;教学服务做到了老中青全覆盖;办学空间由点到面,从工厂车间到田间地头,从西部边陲到军营战舰,真正实现了扎根太阳集团城娱8722大地办大学。
40年来,开放大学励精图治、开拓创新,解决了两代人的学历补偿问题,走出了“先进传播手段+名师名教”的成功之路,形成了“敬学广惠、有教无类”的优良传统,提供了改革开放所需的人力资源,积累了低成本、高效益举办高等教育的太阳集团城娱8722经验,探索了穷国办大教育的终身教育模式。正如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所说:“不要看不起电大,电大所起的作用是你们普通高校所起不到的。”(太阳集团城娱8722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大事记编写组,2019)
一、改革发展新视角
“经过长期努力,太阳集团城娱8722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②,开放大学也被赋予了新使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本书编写组,2019)这既是对教育的新要求,也是新时代开放大学的新使命。
(一)开放大学是“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基本支撑。
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需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健全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保障机制,完善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统筹协调发展机制。”(本书编写组,2019)开放大学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有职业教育的新赋能,更是继续教育的主力军。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不能缺少开放大学,更不能离开开放大学。开放大学也必须自觉融入国家战略,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才能真正成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支撑。
(二)开放大学是“互联网+教育”的探路者、先锋队。
“互联网+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的有效手段。党和国家多次提出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作为致力于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没有围墙的大学,开放大学始终在“互联网+教育”方面孜孜耕耘、坚定探索,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优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互联网+教育”价值凸显,开放大学又迎来了发展的重要机遇。
(三)未来高等教育的多样性趋势需要一流的开放大学。毋庸置疑,未来大学的发展一定是线上线下结合的知识传播创新综合体。
开放大学已从广播电视时代,转向互联网时代,积累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实践经验,这既是先进传播手段迭代的逼迫,也是开放大学转型发展的需要,更是适应未来教育的必然。面对普通高校互联网化和互联网企业巨头布局教育的新动向,开放大学只有坚定地探索“互联网+大学”新业态,把自己打造成为真正的“互联网+大学”排头兵,才能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四)“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的教育离不开一流的开放大学。
开放大学办学具有适合人数最多,分布范围最广,办学形式最活,专业设置最全,办学效益最好等特点(太阳集团城娱8722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大事记编写组,2019)。开放大学办好了,既是国民教育的延伸和扩展,又是对有围墙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更是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有力抓手。可以说,开放大学是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教育的“压舱石”,是一个小投入、大产出,事半功倍的智慧之举。
(五)建设学习型社会不能没有一流的开放大学。学习型社会是国家、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人民群众和谐向上的源泉。
学习型社会的基本标志是“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学校教育是重要的,但不是教育的全部。开放大学突破时空限制,打破身份界限,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工农兵学商,可以学技能、享乐趣,既灵活,又便捷,其构建的是“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④,追求的是“来到开放大学总有一门课程适合您”的目标。展望未来,开放大学在“十几亿太阳集团城娱8722人身边,必然搭建起人人愿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学有所乐的学习型社会”(陈宝生,2017)。
二、攻坚克难谋发展
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确立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步走”总体目标,开放大学未来30年,也分“三步走”建成世界一流开放大学:第一步,从2020年到2025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开放大学,实现广播电视大学整体转型升级,形成学历教育、社会培训、老年教育“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第二步,从2026年到2035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开放大学,办学指标和社会声誉进入世界开放大学第一方阵,建设一批国家一流学科和特色专业,学校办学水平、办学效益、社会声誉、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第三步,从2036年到2049年,建成名列前茅的世界一流开放大学,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实现现代化,学历教育、社会培训和老年教育三足鼎立,各项指标居世界一流开放大学前列。
实现上述目标,开放大学必须以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为宗旨,以服务国家战略、产业发展和终身教育为办学方向,坚持扎根太阳集团城娱8722大地办教育,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力实施“1233”工程,即打造一支队伍,提升两种能力,建好三个体系,实施三大战略。“打造一支队伍”即打造一支基于互联网思维,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讲政治,重落实,奉献有为的教工队伍;“提升两种能力”是提升教师全球化教学资源识别和应用能力,提升学校“互联网+”教育教学的管理和治理能力;“建好三个体系”是建好网络安全保障体系、质量评价监控体系和创新驱动发展体系;“实施三大战略”是启动学历教育创优提质战略,社会培训发展壮大战略,老年大学做优做强战略,努力把开放大学建成我国终身教育的重要支柱,社会教育的重要平台,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渠道。
(一)以改革求突破
一是凝心聚力抓教育教学改革。要始终把教育教学改革放在重中之重位置,狠抓教育教学质量不动摇,领导、教师要把主要精力用在教育教学上,以高质量教学带动学校工作全面提高。理念上要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不能把“以学生为本”当口号,要落到实处,重大政策措施制订要听取学生的意见,人财物要围绕教改、围绕学生,各部门、各学院要结合业务特点,切实为学生服务;方法上要加强顶层设计,切实改变教育教学仿效或照搬普通高校的做法,教学制度改革以上率先,教学内容改革上下结合,切实做到从学历补偿向知识补偿转变,由文凭提高向能力提升转变,由线上学习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手段上要以治“三乱”为抓手,坚决清理中介招生,集中整顿教学点,严厉打击乱发文凭,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学校的声誉,争取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打赢质量保卫战,取得实实在在的质量成果;措施上要在教和学上持续发力,抓住专业建设的牛鼻子,推进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要求教授带头上课,带头评课,带头辅导,激励青年教师教学挑重担,教研当先锋,建设一流网络教学团队;对学生严要求,通过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大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作业频率和难度,明确学习任务,加强教学服务,落实教学过程,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真正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二是以点带面抓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是开放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要面向信息技术最前端,加强与世界先进互联网企业合作,集中力量建好“一路一网一平台”。要瞄准新基建,以5G为基础拓展信息高速公路,解决卡顿和“慢”的问题,实现开放大学总部和分部、学院、学习中心的快速访问和数据高速传输。要聚焦便捷学习,重点打造一个学习网,实现选课、学习、教研、辅导、答疑、作业、形考、查询、统计等的高速访问和快速转换。要围绕提高效率,解决数据分割和信息孤岛问题,实现招生、学籍、课程、考试、毕业、学位、资源管理、学生服务、学分银行、质量监控、内部管理等的一站式管理和服务。要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提升学生和教师的信息素养,推进教学改革和管理创新,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要整合融通各种办学业务数据,建立大数据中心,促进教育数据共享,提升学校的数据管理治理水平。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学生学习行为,有效调整学生学习状态,为学生提供精准、有效的个性化服务。
三是提质扩容抓学习资源。坚持做最适合的学习资源,满足终身学习者多样化学习需求。要始终以学习者需求为导向,以课程为中心,全面提升学习资源建设质量。加大专项课程建设力度,打造开放大学特色课程品牌。原有学习资源要整理、改造、上线,700多门网络核心课程要在淘汰的基础上提高,6.7万门优质课程要在整合的基础上改造,3.7万门5分钟课程要在细分的基础上归类,实现移动端和PC端的无障碍上线。新建学习资源要补充、扩展、实用,要积极参与和服务于国家战略,围绕国家战略开发学习资源,无接触经济等新兴产业学习资源要尽快补充,5G等“新基建”学习资源要进一步扩展,人工智能等学习资源要注重实用和能力提升,新的学习资源建设要跟大企业产教融合,自觉接受市场检验。学历教育、社会培训、老年大学学习资源要融合、共享、互动,与学分银行有机衔接。要探索多元主体共建共享数字化学习资源机制,完善学习资源的准入、退出制度,建立优质学习资源的发现、融合应用和管理机制,以学习资源的时代化、数字化促进开放大学的特色化、现代化。
四是“康养学游”融合抓老年教育。老年教育是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举措,是教育的新领域、新阵地。当前,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约2.49亿,接近或超过在校大中小学生数量。这为开放大学服务国家战略,拓宽服务领域提供了空间。要坚持"体系联动、孵化扶持、打破常规、市场运作、效益并重、服务引领”原则,建立“康养学游”融合发展服务模式,不断完善适应老年群体学习需求的课程体系,建立老年学历证书制度和学分积累转换机制。要立足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积极建设全国老年教育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推进老年教育资源、课程和师资共享,做优做强老年大学,打造示范性、标准化的教育养老综合体,把老年大学建成服务于老龄化社会、服务于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新阵地。
五是体系联动抓社会培训。社会培训是开放大学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抓手,是“有为有位”的显性标志。要高度重视社会培训,发挥体系优势,加强顶层设计,做到“体系联动、整合资源、合作共赢、项目拉动、市场细分、效益并重”坚持开放合作、多元投入、借力发展,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和力量,实现快速发展壮大,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要着力打造培训品牌,引入战略合作伙伴,探索在线培训的新模式,形成适应开放大学转型发展的非学历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健全绩效评估和股权激励,建立非学历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把社会培训打造成开放大学事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六是聚焦制度抓治理体系建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特征,是办学治校的看家本领。要研究制定开放大学改革方案,通过办学定位、发展目标、运作模式、保障措施、经费投入等改革举措,积极完善治理体系和现代大学制度。要尽快发布开放大学章程,通过章程强化制度,形成适合新型大学改革发展的制度体系。要整体构建开放大学体系,按照统筹规划、分级办学、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总体要求,推动广播电视大学整体转型,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共同体制度体系。要切实加强能力建设,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厘清困难问题和责任主体,围绕主责主业,强化服务意识,改革资源配置机制,创新财务管理体系,真正形成体系办学的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二)以实干促发展
一是学生工作要以人为本。学生是开放大学生存发展之本,学生工作是开放大学最重要的工作。开放大学的学生工作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放到应有的位置。要从“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高度充分认识学生工作的战略地位,真正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牢牢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教育教学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紧紧围绕学生成长成才来开展,学习资源要围绕学生能力提高来建设,支持服务要围绕学生需求来提供。过去以教师上课、辅导为中心,以管理者方便、省事为中心的想法和行为必须摒弃和破除,学校的一切工作要迅速转移到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促进就业、助力发展上来。要提高学生奖助学金额度,建立专项基金,积极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要加强表彰奖励和校友会的工作,为毕业生提供终生学习支持服务,真正让学生有归属感、荣誉感、获得感。
二是教师队伍建设要育才引才。教师队伍建设是办学的重要基础,“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④,没有好的老师不可能有好的教学。开放大学教授不多,团队更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补短板,需要着力培养名师名教团队,启动名师名教培养工程,着眼长远培养一批、引进一批、储备一批优秀教师。要重点扶持中青年骨干教师,从事关全局的高度给中青年骨干教师压担子、赋职能、创条件,在工作任务中培养锻炼、成长成才。要解放思想,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一批高水平专家教授,带动开放大学教师队伍迈上新台阶。
三是科学研究要提高水平。科研是大学的灵魂。要下大力气解决开放大学的科研工作薄弱、力量分散、积极性不高、高水平成果不多等突出问题,制定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激发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要围绕教学开展科研,以教学为中心,加强教学内容、基础理论、体制机制、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研究。要协同推动科研,整合办学体系力量,建设一批特色研究中心,提升科学研究整体水平。要基于创新促进科研,实施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出台系列制度文件,明确科研工作总体要求,逐步形成开放大学科研新模式。要着眼应用强化科研,加快推进研究团队和平台建设,重点研究网络教育规律和特点、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以及制约学校发展、事关全局的重大前沿问题,打造国内先进、世界知名的开放教育研究基地。
四是学分银行要落地见效。学分银行是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四梁八柱”,是改变未来教育生态的重要工程。当前,国家职业教育学分银行、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已落户开放大学系统。去年底,国家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已正式运行,此项工作是国家任务、是奠基工程、是信任委托,必须集全国之力做好、做优、做出成效。要着眼于学分银行的应用,打通学历教育、老年教育、社会培训之间的壁垒,把社会培训、资格考试等转化为学分银行的学分,并能在学历教育中减免学费、折扣学分,使学分银行的学分成为真正的“黄金”学分。要拓展学分银行功能,“黄金”学分不仅在高校之间无障碍流通,在教育系统无壁垒限制,而且在社会特别是就业、职称、信用等方面也要用得来、用得上,使学分银行成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要强化学分银行的信用,通过自身的力量,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到学分银行中,使学分银行的含金量提升;通过行政的力量,把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开放大学聚合起来,使学分互认互用,并能在读本科、研究生时减免学费、抵扣学分;通过社会的力量,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按价值规律和市场规律做大做强,打造百年学分银行,使学分银行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开花结果。
五是国际交流与合作要双向深化。国际化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和办学成效的重要指标,开放大学的国际化,要在量和质两方面同时发力。要在巩固欧美国家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扩大与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合作,在非洲建立学习培训平台,向非洲有需要的开放大学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要深度开展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调动体系的积极性,发挥体系的作用,把各分部作为吸纳国外学生游学的目的地;同时积极创造条件,让开放大学的学生到国外高校学习交流。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互访互教,推进教职员工互访互聘,让国内的教师走出去,让国外的教师走进来,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要拓展拓宽学校之间的合作,在共建海外学习中心、网络孔子学院的基础上,开展学习资源交换、研究生培养、信息化共享、教学科研协同创新、管理干部跟班工作等实质性合作,不断深化交流合作领域,加快国际化发展进程,显著提升开放大学的国际影响力。
三、清醒应对新挑战
开放大学办学40年风雨兼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进入新时代,要实现新使命,面临很多外部挑战:
一是普通高校抢滩网络教育。疫情期间,国内各普通高校纷纷开展在线教学,截至5月8日,全国1454所高校开展在线教学,103万教师开出了107万门在线课程,合计1020万门次。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共计1775万人,合计23亿人次。开设的在线课程覆盖了理、工、农、医、经、管、法、文、史、哲、艺、教12个学科门类⑤。此前,已有68所高校设立网络教育学院举办网络教育,拥有在籍学生近443万人⑥。由此可见,随着普通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的加大,在办好围墙内线下教育的同时,凭借品牌优势大规模举办网络教育和继续教育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同时,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支持职业院校改革发展,特别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明两年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⑦,学生可减免学费,实行弹性学制。这对办学模式比较单一、学历层次受限的开放大学带来严峻挑战。
二是企业巨头试水在线教育。今年以来,在人们居家抗疫的时刻,一场静悄悄的在线教育革命正在酝酿和暴发。教育部门和大中小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号召,迅速筹备并及时开通了网络课堂和在线辅导。以线下教育培训和辅导为主的著名企业立即跟进,把线下课程搬到了线上,并不断改进线上服务模式;一些教育技术服务企业,发挥提供在线教育解决方案优势,及时免费开放在线直播平台和远程教学技术服务,帮助学校和教培机构将线下课程平移至线上;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科技企业巨头,依托技术和人才优势,迅速布局和启动教育业务,整合和开发教学资源,提供免费课程,开放技术服务。甚至一些金融机构,也以服务客户为名,提供儿童免费课程、休闲娱乐课程和职场能力提高课程。一时间,在线教育群雄四起、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开放大学网络教育面临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的危险局面和窘迫境地。
三是人民群众首选优质教育。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进入新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更加迫切。“能上学”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情期盼,上好大学、名牌大学、新兴时髦专业已成为多数人的价值追求。同时,随着新一轮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对外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宽广,人民群众的选择范围由国内变成了国际,留学出国已成为普遍现象。电大老师好、考试严、质量高、社会认可等感知度正在消减,开放大学无门槛、低水平的印象也在蔓延。开放大学面临的竞争,不仅是国内高水平大学,还有国外大学。全面提升开放大学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在办学定位和办学水平上错位发展、形成特色、提高质量,已是当务之急。
四是社会用工歧视开放教育。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874万人,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一方面是就业形势严峻,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可挑选的余地大、机会多、要求高。用人单位首选“985”、再选“211”,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毕业生人数增多,客观上造成社会用工越来越苛刻,给不占优势的开放大学毕业生带来新的挑战。当然,开放大学自身也有部分专业陈旧和培养能力不足等问题,社会急需的微电子、芯片等“卡脖子”专业,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时髦”专业,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无接触经济等新型专业,开放大学还培育不出来,家政、月嫂、陪护等专业又没打出品牌。缺少品牌、缺乏特色、质量不高等问题,使得开放大学内外交困,学生发展受限。
来自内部的顽瘴痼疾也不容忽视,更需要破除。
一是开放大学不开放。40年的办学经验和实践探索,固化了一些惯性思维、保守做法。长期的体系办学和“天下电大是一家”思想,使得“电大”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小社会、自我封闭的小圈子。久而久之,办学相关的所有事情几乎都习惯于在体系内解决,热衷于自娱自乐,荒废学问、忽视科研、不重视职称成为难以解决的“哥德巴赫猜想”。长期的自我办学、自我管理、自我生长,使得教职工不愿、不会、不想与外界打交道,助长了封闭、保守等习气,成为开放大学转型发展的障碍。
二是优势特色不聚焦。40年办学实践,开放大学走出了“先进传播手段+名师名教”的成功之路,培养了1512万本专科毕业生。但扪心自问,开放大学的特色是什么?优势有哪些?又很难一一说清楚、讲明白。尽管目前开设专业(方向)238个,涵盖理、工、农、医、文、管、经、法等10个学科,但传统专业无特色、优势专业不出色、新兴专业无起色问题始终困扰着全校师生。开放大学十大专业(行政管理、工商管理、学前教育、法学、建筑工程技术、会计、计算机信息管理、机电一体化、药学、护理学)在全国同类专业中能否占有一席之地?与国家战略契合度高的专业有哪些?支撑国家“新基建”发展的专业怎么办?这些问题既需要思考,更需要回答。优势特色不聚焦是制约一流开放大学建设的重要因素,急需凝心聚力、重点突破。
三是质量意识不强烈。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开放大学的生存之本。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51.6%⑧,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看,未来大学倒闭可能是正常现象。从去年始,开放大学已着手治理乱招生、乱办班、乱发文凭等“三乱”现象,在全体系打响质量保卫战。但“萝卜快了不洗泥”“不真抓质量、不严管质量”的现象依然存在;“抓质量是找死”“不抓质量是等死”的观念在某些教职工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不重视教学、不重视辅导、不重视作业、不重视考试的问题时有发生;作业糊弄、考试作弊、论文水平不高等屡禁不绝。质量,对开放大学来讲,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毫不动摇抓质量,既是生存之基,更是发展之道。
四是信息技术不先进。信息技术是开放大学的看家本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开放大学的安身立命之本。开放大学虽然始终秉承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一直利用先进传播手段开展教学,但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师生网络学习的普及应用技术落后、带宽过低、速度太慢、转换复杂等问题突出,系统太多、APP泛滥、部门割据、数据孤岛等问题盘根错节,用信息化手段制造了大量信息化障碍,信息技术应用散、慢、乱的问题有目共睹。开放大学要办成“互联网+”为特征的新型大学,如果技术应用不能起到引领作用,不能成为国家的“互联网+”教育中心,那开放大学就很难形成比较优势,也很难完成国家赋予的职责使命。
五是学习资源不丰富。不论过去还是将来,在线教育时代,资源为王。没有好的在线学习资源,不可能办成世界一流开放大学。开放大学学习资源不少(总部有网络核心课程700多门,各类优质课程6.7万门,5分钟课程3.7万门),但称得上精品,被市场认可、受群众欢迎的学习资源严重不足。对开设了238个专业(方向)的学校来讲,700多门网络核心课程显然太少,部分课程的系统性、前瞻性、学术性、适用性差强人意。3.7万门5分钟课程也存在数量庞杂、分类混乱、系统性不强等问题。
六是师资队伍不突出。开放大学体系现有6.2万名专任教师、3.4万名兼职教师(鞠传进,2019),数量庞大。但与普通高校教师相比,开放大学教师大多不直接面对学生,课堂多数在网上,辅导多数在群里,“管”课而不直接教课,存在课堂教学实践不足、与学生沟通交流少、教学实践针对性差、忽视科研和教学水平不高等问题。过去“名师名教”的优势难以复制,现在“名师名教”的培养没有跟上,导致高水平的教师少、团队少,甚至有些地方、有些专业出现青黄不接、人才断层现象,这都影响了学校的创优提质。
七是服务领域不全面。如前所述,开放大学的历史使命是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但学校自觉服务国家战略的意识还不强,能力还不足。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开放大学行动滞后;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中开放大学声势不够、做不到位。不与外界交流,不与产业合作,不扩大服务领域,不积极主动参与和服务于国家战略,只在自己的体系教与学、培与育、评与测、统与分,开放大学是没有前途的。
八是体系发展不完善。体系办学是开放大学的制度优势。目前,开放大学体系“1+5+40+3660”的基本格局没变(1是开放大学总部,是5所地方开放大学,40是40所省级和副省级城市电大,3660是3660多个教学点),但“两级统筹、四级办学”的内涵、外延、边界模糊,中央和地方两级功能交叉,诉求不同,缺少规划,国家、省市、市州、区县任务重叠,办学雷同,分工不明确,侧重点不突出。这样,整个体系看似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但因利益诉求不同、行为结果各异,致使县级教学点多考虑生存问题,地市级电大多关注生存和发展问题,省级电大多聚焦转型重构问题,由此导致招生看数量、教学重形式、考试走过场、合作靠关系。开放大学体系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不足,重塑体系、重振士气迫在眉睫。
九是治理能力不适应。面对信息技术大发展和高等教育大变革,传统电大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时代开放大学的改革转型和未来发展,但有些管理仍采取电大时代的手段,处于电大时代的水平,如管理粗放、手段落后、重部署轻落实,有些任务完成得似是而非,经不住“三问”;制度不健全、不规范,有的仅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停留在口头上,没有落实在行动上;总部与分部关系、权责利尚未厘清,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还没有很好地调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还没有完全树立,“一切为了学生”还多是口号;教师热衷于“做课”,没有把精力转到信息资源的鉴别应用和提高学生学习上来,具有开放大学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有待加快建立。
十是奋进文化不浓厚。长期的体系办学和不错的待遇,消减了教工的危机感和进取心,助长了教职工得过且过和“小富即安”心态。定政策,基层情况了解不深入、不细致,习惯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干工作,只为完成任务,不管质量和成效,眉毛胡子一把抓,循规蹈矩,照葫芦画瓢。推改革,喜欢修修补补,围绕边边角角,不触动核心问题,遇到困难绕着走。谋发展,习惯于领导下命令,不主动站在全局考虑问题、谋划发展。抓落实,惰性和拖沓行为较重,执行力不强。
当然,内部挑战还有专业设置、教材落后、平台不畅、统筹不够、学历教育“断头路”等,这些都是开放大学转型发展的掣肘。
面对众多挑战,开放大学发展同样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强调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⑨。这似乎专为开放大学所写,既是方向,也是要求,为我们办好开放大学进行了全方位赋能;二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线教育的迅猛发展,为开放大学发展壮大“互联网+教育”提供了新契机;三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明确提出,到2022年以各种形式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为做优做强老年教育提供了广阔空间;四是教育部不断完善继续教育及开放大学相关政策,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落户开放大学,2020年教育部工作要点将“学分银行建设、办好开放大学”作为重要工作,这为开放大学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机遇不容错过,稍纵即逝。开放大学只有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才能抓住机遇、补齐短板,实现新跨越。(荆德刚 太阳集团城娱8722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