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技辉映 成就出彩人生
时间:2020-10-09 来源:《太阳集团城娱8722教育报》

——宁波外事学校德育教学改革探析

行源于心,力源于志。如何点亮青年学生心中的理想信念,用信仰的力量引领学生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执着攀登、收获精彩,是每一所学校德育工作者的共同奋斗目标。

这其中,作为浙江省首批中职教育名校建设单位,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的宁波外事学校,深刻把握德育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在学校“心向善、志高远”的核心文化引领下,科学构建“成长德育”全新模式,并创新性地将劳动教育融于德育体系,在德与技交相辉映下,学校人才培养迸发出澎湃的活力,其极具创新意义的“成长德育”和劳动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值得推广与借鉴。

浇花浇根 育人育心

育人育心当从理想信念开始,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创新提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成长德育”模式,这一全新的理念,更加注重学生个性自由的全面发展,有效破解了德育引领学生成长的内部动力、专业技能与道德品格的融合培养等方向的问题。

学校从校园育人环境、德育课程建设、评价模式创新等方面多维发力,鼓励学生追求自我发展的丰富性,实现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人格的健全形成,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构建了一个多彩的发展谱系。

校园环境育人方面,学校坚持以“心向善、志高远”的校训精神文化为引领,引导学生学习并传递“善”,成为一个“尚善”之人;学校坚持以环境文化为阵地,积极构建文明、和谐、平安校园,校园内,随处可见“心向善、志高远”校训标识,对凝聚人心和增强校园文化氛围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坚持以制度文化为保障,注重刚性管理与柔性关怀相结合,形成4个专业特色鲜明的部级制度文化,同时打造特色班级文化,凸显专业特色和班级特色。此外,学校把校园文化进一步渗透到学生生活区,开设了舞蹈、棋类等多个兴趣活动小组,提升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 

德育课程建设方面,学校构建多元化的学科课程、心理课程、社团课程、实践课程、成长课程五大领域课程体系。通过学科课程渗透对学生优秀品质的养成教育。德育课重点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文化课强调感恩、诚信、协作等基本素养;专业课注重专业素养与职业精神的互促培养;选修课着重推出艺术文化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学校积极打造人文素养型社团、专业拓展型社团、社会服务型社团三大体系,涵盖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学校还外聘专家导师开设精品社团课程,目前共有564名学生加入精品社团,131名学生参与精品社团课程辅导。

学校开发了具有校本特色的“一月一主题”成长课程体系,真正激发学生内心成长的动力机制。

多维评价体系方面,学校制定了“德育千分制”的动态评价体系,建立班级、部级、校级的阶梯式评价手段,各班形成“千分制考核细则”,并设立了“千元奖学金”制度,每学年以5%的比例表彰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以思想态度、行为表现、学习习惯、生活作风4个模块,制定了《成长素养指引手册》,指引学生审视自己在成长综合素养领域的进步。依托信息化平台建构起“成长评价系统”,以数字化的方式详细记录每个学生在成长中的点滴表现,实现与学生、家长互动交流,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成长动态过程。

一项项创新,一次次突破,使得“成长德育”经过近10年的探索实践成效斐然,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据统计,学校近25%的毕业生在高校担任学生干部,其中15%的学生荣获“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学校文化建设金奖、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省中职学校“美丽校园”等称号。“成长德育”项目已经获评浙江省首批核心素养工程德育品牌、宁波市首批工匠精神质量提升工程。

劳动育人 德技融合

党和国家有号召,学校必有行动。学校以“要发挥劳动教育在人才全面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为遵循,把劳动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建构校内劳动、农事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四大模块的劳动教育特色课程群,通过劳动锻炼,培养学生的品行习惯和生活技能,营造浓郁的劳动光荣的氛围。

校内劳动,将教学楼包干区、教室卫生打扫和寝室内务整理纳入班级劳动范围,通过班级卫生值日安排,细化劳动岗位,明确劳动标准,鼓励学生自觉劳动。通过外事文明岗值周课程,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劳动教育的内容整合到教学中,通过选修课,提供十字绣、钩针编织等手工劳技课程,鼓励学生实践参与,动手操作。

学校利用“开心农场”开展农事劳动,让学生在种植、采摘、加工、分享中,了解农耕文化,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和生活技能。通过开辟中草药培植区,让学生学会辨认、识记常见中草药的名称、习性和功效,培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热爱。学校还创新性地将“开心农场”与农历节气相结合,开发特色节气风俗体验活动,让学生感知农事劳作与物候变化的关系,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探究意识。

列出以内务整理、家庭卫生保洁等日常家务劳动为主的家务劳动清单,通过平时的劳动家庭作业和假期的德育作业,引导学生主动承担家务劳动,让家务劳动日常化。特色校本课程“假期德育作业”由读书与电影、安全与健康、公民与社会、家风与责任4个部分组成,旨在通过假期社会实践使学生达到感、思、悟、行的育人效果。

公益劳动的形式更加丰富,结合嘉年华美食节,开展“开心农场”爱心义卖活动,义卖收入用于公益爱心捐助,培养学生形成为他人服务的意识。组建校级、部级、班级三级联动志愿者服务团队,拓展社会实践基地,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参与意识,体会劳动后的幸福感和充实感。组织学生到校外劳动教育基地进行实践、体验、学习,以此完善劳动教育内容,丰富劳动教育载体。

值得一提的是,每次活动、每项课程都有相对应的评价机制,班主任及时对学生劳动实践的参与和劳动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并将劳动评价记入学生期末评价。开展“劳动之星”“公益之星”“美食达人”“巧手能人”等评比活动,发挥榜样作用,引导学生之间的帮和教,营造劳动光荣的校园氛围。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文化阵地,进行劳动评比宣传和劳动成果展示,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弘扬劳动精神,让劳动教育随处可见。

回望宁波外事学校的“成长德育”和劳动教育建设画卷,澎湃的活力与无限的潜力令人感叹,这所卓越且富有特色的中职名校足以安放每一个有志青年的梦想与荣光。(王正 吴蕾)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