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外事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德育课程
丝瓜、番茄、茄子、小辣椒……这个秋季,宁波外事学校的同学们在校园的“开心农场”里收获了一大批瓜果蔬菜。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瓜果蔬菜都是他们亲手栽种的,从松土、播种,到除草、收获,无不凝聚着同学们的辛勤汗水。收获的那一天,大家忙着和自己的玉米、小葱、番薯合影,高二年级的王波佳说:“我喜欢和同学们一起在田里劳动,不单有种植和收获的快乐,还让我体会到了生命的过程,我觉得,我和这些农作物一样,都成长了!”
打造中职学生劳动教育的校园试验田
2010年以来,基于“心向善、志高远”的校训文化,学校提出了“成长德育”全新模式,“劳动教育”课程是“成长德育”课程中重要的一块。在疫情防控期间,校园集体活动暂停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学生丰富的课外活动,同时培养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宁波外事学校特别在校园内开辟了一处劳动实践基地,取名为“开心农场”。4月20日下午,“开心农场”迎来了第一批体验者。
有劳动实践特聘教师指导,每个班级分到一垄农田,同学们根据时令特点自主选定栽种的秧苗。学生们在这片责任田上了解农业的基本常识,学习种植的方法,体验劳动的艰辛和快乐。以班级为单位的户外课堂,规模小、参与度高,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下半年,依托“开心农场”,外事学校构建了包含校内劳动、农事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四大模块的劳动教育特色课程群。学校对“农事劳动”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开辟了“百草园”中草药体验、“农场里的二十四节气”等课程,让学生在劳作中了解中医文化、中华传统的风土人情。
创新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成长德育模式
宁波外事学校历来注重德育工作,在“成长德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突出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深入分析浙江省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结合学校专业、办学特色以及学生发展的阶段特征,构建了“身心健康、良知道德、人文素养、技能扎实、国际视野”等成就学生多彩人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框架。“劳动教育”课程是“成长德育”课程中重要的一块。成长德育在承认学生德育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核心地位,从校园育人环境、德育课程建设、评价模式创新等方面着手,鼓励学生追求丰富性的自我发展,实现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人格的健全形成,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构建了一个多彩的发展谱系。
实施基于学校育人特色的成长课程大平台
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框架下,基于育人特色,宁波外事学校开发实施了包括成长第一课、成长声音、成长伙伴、成长嘉年华、成长记忆等10多项成长系列课程,开发了46门学科课程、19门社团课程、23门实践课程、20门心理课程;编写了《学生成长综合素养指引手册》等3套德育校本教材;研发上线了“成长评价系统”平台。学校探索形成了专业技能与道德品格双螺旋互促培养三级机制。在部级层面,开展了渗透专业教学特色的德育文化活动,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学前教育专业部文化,“品学兼优、德艺双馨”的艺校文化等。在外事,你不仅能看到外事学子的自信、阳光,还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深深的部文化气息。
目前,“成长德育”项目获评浙江省第一批核心素养工程德育品牌、宁波市首批工匠精神质量提升工程,还作为宁波唯一一所中职学校入选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案例”。学校在过去10几年的办学历程中,先后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学校文化建设金奖、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省中职学校“美丽校园”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这一切都源于“成长德育”这块丰沃的育人土地。(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