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双高”建设机遇 打造高职“重要窗口”
时间:2020-10-21 来源:温州日报客户端

教育部在7省5市布局部省共建职教改革创新发展高地。温职院继去年获评全国“双高校”后,又将乘势而上,向着升格为职业教育本科院校或转设为温州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目标加速前进。

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到全国优质高职院校,从浙江省重点高职院校到全国“双高校”,近年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斩获高职院校所有重要荣誉,实现“大满贯”。根据最新的高职发展智库发布,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高职院校的排名跃升了50多位,成为全国进步最大的20所高职院校之一,在全国教学资源、育人成效、服务贡献等方面均排名全国高职院校50强,办学水平跻身全国最强方阵。日前,记者对话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靖高。

记者:近年来,温职院的发展有目共睹,去年更是跻身全国“双高校”,这可以说是目前高职院校最重要的荣誉,能谈谈您的办学思路吗?

王靖高:我是地地道道的温州茶山人,五年前来到温职院,就跟回家一样。初到学校时,就把“家底”摸了个遍。温职院的办学基础扎实,其前身分别是温州机械工业学校、温州商业学校、温州经济学校、温州业余科技大学,于1999年四校合并。学校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初创阶段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后建成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从2015年以来,经过大家的持续奋斗,学校跨入了加快发展的黄金期,入围浙江省重点高职院校,直到跻身全国“双高校”之列,成为全国高职教育的领头羊和金名片。

学校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审视自己的不足。温职院最明显的短板就是发展空间不足。原来校园是按5000人规模设计的,现全日制在校生12800余名,已远远超出最初的规划办学人数。按照惯有思路,学校空间不足则会选址搬迁,但温职院在茶山校区办学已久,形成坚实的文化基础,所有教职工和历届学生在这里结下深厚的校园情结,“不想离开”是最直接的表达。因此,我校将目光移得更远,想得更全——

聚焦助力温州大都市区建设,学校走出了一条分布式特色办学路子,以茶山为中心,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打造“东西南北中”产教融合布局。南面与瑞安市政府联办瑞安学院,现有学生2000余名,毕业后留瑞率一直处于高位;西面与瓯海区政府合作扎实推进温州设计学院建设;北面计划与永嘉合作在三江职教中心建设永嘉学院,实现中高职一体化发展;东面则建设鹿城校区和温州市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打造育训结合典范,创建“职教数字大脑”;中心高教园区校区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实训大楼,服务温州数字经济发展。

记者:随着温州经济不断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职院校,学校如何将地方产业需求融入并引领专业建设?温职院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有哪些成效?

王靖高:我校一直遵循“与国家发展同频、与区域产业对接、与民营经济互动、与行业企业共赢、与国际顶尖接轨”的办学定位,形成了“区域有什么支柱产业,就建设什么专业;区域有什么企业难题,就建设什么服务平台;区域有什么新技术需求,就培养什么新时代工匠人才”的办学实践,走出了一条“与区域经济互动、与企业行业共赢”的办学之路。

经过不断地动态调整,我们目前的41个专业覆盖了浙南地区主要支柱产业和特色行业。在适应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学校于去年新增信息安全与管理、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两个专业,今年新增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为本地文创、数创发展注入新生力量,努力赋能温州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全力助推温州智能制造新兴产业快速培育发展。

教育的根本在于人才培养,办学质量如何取决于培养的学生是否受社会欢迎。据统计,我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十五年超98%,留温率高达60%以上。毕业生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就业竞争力、薪酬水平、企业用人满意度多年居全省高职第一。学校的努力亦得到政府的肯定,温职院连续九年荣获“温州市年度工作考核先进单位”。

记者:很多人对职业院校的科研有不同看法,但据我们所知,温职院去年发明专利授权数名列全国高职第一,超过1/3的“双一流”高校,您是如何理解并推进职业院校的科研工作的?

王靖高:高职同样要有科研,而且创新必须始终走在产业前面。为帮助企业解决技术应用难题,学校构建了“研发—双创—服务”一体化的立地式技术技能积累与服务体系,仅今年上半年就完成立地式研发服务、成果转让项目130项,完成科技到款1000余万元,成果转让额130余万元。2019年学校发明专利授权数达174项居全国高职第一,专利转让数167项居全国所有高校第82位,超过1/3的“双一流”高校。

今年,温职院凭借《多模式电磁场可控涂层技术及装备研发》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据悉该项技术从源头上解决了国内外离子镀几十年解决不了的大颗粒污染难题,项目成果在50多家企业推广应用,产生经济效益达11.58亿元。

高职院校具有足够的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国家和地区发展。只有拥有同类领域国内领先的技术技能积累和技术创新,才能为国家和区域发展提供技术创新服务和智库支持。

记者:您多次提到要打造全国高职院校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温职“治理样板”,学院在规划治理方面有哪些经验供其他学校借鉴?

王靖高:在我看来,支撑一所学校发展后劲的条件,除了人力、财力、物力支撑外,近期靠规划,中期靠治理,长远则靠文化。

在学校治理方面,我们要理顺顶层、中层、基层治理框架,顶层布局上,以章程为核心,对外实行“管办评”分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对内实行“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中层运行上,以改革为动力,对外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实体化职教集团、中高职一体化、混合所有制、现代学徒制等体制机制,对内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改革、内部质量保证体系、院系整合、二级管理、部门绩效考核等,推进“以群建院”“以系办院”“以质立院”;基层建设上,以管理为抓手,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校园形态整理、人财物规范管理“三清三理”工作。学校要以“制度—机制—能力—价值文化”为治理逻辑,构建具有温职特色的治理体系,以“温职之制”开辟“温职之治”,打造成为全国高职院校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温职样板”,为高职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温职方案”和“太阳集团城娱8722标准”。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的体现。因此我们坚持“三性三化”原则,即“地域性、个性化、主题化、立体化、传承性、导向性”原则,在校园文化中注入以工匠精神为核心、以瓯文化为载体的新鲜元素,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师生在耳濡目染中受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受熏陶,达到以文化人目的,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记者:教育部在7省5市布局部省共建职教改革创新发展高地,这对温职院来说,是又一次重大机遇,接下来,贵校将如何抓住机遇,继续“走在前列”?

王靖高:温职院“十四五”发展规划正在编制完善中,接下来学校将以“彰显新职教类型特色,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培养新时代工匠人才,服务高质量经济发展”的“两新两高”理念为引领,扎实推进三件大事:建设好“双高校”、打造“活力温台”高地以及建设好“东西南北中”产教融合新布局。

入选“双高校”后,学校就进入了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期。我们将以时尚轻工智造、电气智造两个高水平专业群为龙头引领,以双师队伍建设为核心,国际化和信息化为驱动,在院校治理的保障下,推进“双高”高水平建设,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温州经验”。

乘着国家职教改革的春风,我们将全力争取升格为职业教育本科院校或转设为温州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虽然职业院校升本的难度不亚于本科院校升硕、升博,但目前形势良好,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未来我们将探索职业教育融入民营经济的新机制、新路径,促进职业教育与民营经济共生共长,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种好全国职教改革“试验田”,实现“温职梦”!

依托“东南西北中”产教融合布局,学校将着力打造“新时代工匠人才培养、立地式研发服务、产教融合新生态、伴随中企走出去办学”的典范,努力做到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力争建设成为一所引领改革、支撑发展、太阳集团城娱8722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太阳集团城娱8722高职教育的“重要窗口”。(金叶 杨晶晶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