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双高”专业群建设的商科类专业群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思考的研究背景
(一)研究背景
2015年10月19日,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引导专科高等职业院校集中力量办好适合当地需要的特色优势专业(群)。2019年4月2日,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出台《太阳集团城娱8722关于实施太阳集团城娱8722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提出要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具有太阳集团城娱8722特色和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带动职业教育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2019年5月30日,32个省级行政区(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荐的“双高计划”名单全部出炉,共推荐公示高职高专院校230所,453个高水平专业群。
(二)商科类专业群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对传统商业既带来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压力,又提供了巨大的转型创新发展动力与技术支撑;对新兴商业则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时机和广阔空间;对商贸流通业则提出了传统与现代、线下与线上、实体与虚拟整合互动发展的新课题。数字化转型将是一场涉及企业文化、组织流程、商业模式和人员能力的蜕变。从“移动互联时代”跨越到 “智能时代”,数字技术不仅推进着各产业的更迭,也为劳动力市场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商科类专业而言,如何基于专业群开展符合行业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尤为关键和重要。
二、商科类专业群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
(一)打造“铸魂工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探索思政育人规律,创新思政课程。结合国家和教育部对思政课程的要求,遵循思政工作的新规律和新方法,构建思政课与专业课同向同行育人体系。德育教育“三面齐走”(学校、社会、家庭),德技全覆盖,红色教育基地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探索思政教育更多创新的方式方法。
2.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开发教学资源。在各个专业特有的行业专业背景下,探索其蕴藏的思政元素,结合课程思政的要求和方向,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开发课件、教材、在线精品课程等资源,增强文化自信,打造一体化思政资源库与专业知识库。
3.发挥第二课堂引领作用,优化实践形式。选取素质课和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试点,优化校外思政教育资源,通过产教融合等途径生成更多“课程思政”成果。打造思想铸魂、技能压身、德才兼备,具有工匠精神的新商科人才。
(二)实施“五线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知行合一、德技并修
实施“五线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即创新劳动教育体系、打造卓越工匠工坊、构建“五维一体”模式、培育特色商业文化和推进现代学徒制的五线贯通体系,实现知行合一、德技并修的人才培养体系(图1)。
1.打造劳动教育课程,加强劳动教育,培育劳动意识。把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系统设计劳动教育课内外活动,开设专业劳动课,设置相应学分。开设“劳模讲坛”“劳动活动月”“志愿者服务”等活动,营造劳动光荣的氛围,树立劳动典型,做到100%学生参与劳动教育。
2.依托卓越工匠工坊,传承工匠精神,培育匠人匠心。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引导学生养成严谨专注、敬业专业、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优秀品质。从学生和教师层面,弘扬和打造匠心文化,建成卓越工匠工坊、大师工作室和职业核心素养训练平台,定期选评“卓越工匠”,通过“学徒拜师仪式”“匠人讲堂”“商科论坛”等主题活动,形成“卓越工匠”精神。
3.构建“五维一体”模式,强化创业教育,优化创新能力。面向二年级学生,组建“创新创业精英班”,实施项目化教学,构建舆论引导、专业支持、模式探讨、落地帮扶、动态跟踪五维一体的创新创业训练模式,培养学生勇创新和敢创业,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探索建立创业学院,夯实创业教育。
4.培植特色商科文化,形成文化软实力,展示精神风貌。以传统商业文化为根基,融入新商业文化,发展面向学生、面向社会、面向新时代的特色新商科文化,继续完善商业知识与各专业的课程融合,使商科文化成为学校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重要引擎,打造特色校园文化育人品牌。
5.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示范引领,促校企双元育人。现代学徒制在所有专业中探索试行,优化“通用技能+专项技能+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四位一体的培养路径,校企共建教学标准、实训项目、任务教学及效果评价,积极推进校企双主体育人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三)构建“三阶递进”学训一体课程体系,强化技能培养
1.构建“三阶递进”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助职业技能提升。打破专业群专业界限,构建“一级通用、二级分立、三级互选”的三阶递进课程体系(图2);构建“岗位认知—专项任务实训—岗位实战”三阶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采取工学交替培养方式,创设职场化教学要素,推动“交替式、职场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改革。
2.构建三级职业技能竞赛机制,以赛促核心技能。构建“校赛—区赛—国赛”三阶递进的职业技能竞赛机制,将竞赛项目和技能标准要求融入专业教学过程中,实现“校赛常态化、区赛争第一、国赛夺桂冠”的竞赛理念,做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训、以赛强技。
3.促进校政行企共同参与教学,共建标准保质量。充分利用各商科所在的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功能和作用,联合企业行业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探索,研究相关的教学、课程、实习、实训等标准,建设教学资源库,共同开发课程教材、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在线精品课程等,并形成系列成果。
(四)建设“特色学院平台”,工学结合育训人才
1.建设特色产业学院,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深化校企双主体育人,建立特色产业学院,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改革。一是建设以现代学徒制培养和集团化办学为主要特色的“产业学院”;二是建设具有企业经营特点,以混合所有制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商学院”,为推动区域互联网商业经济增添动力。
2.打造智慧商科产教融合平台,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智慧商科产教融合平台是一个集商业社会环境下的公司、运营实训、智慧教学、“双创”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平台,打破专业堡垒,促进了专业融通。引入综合性的商业企业,在全方位现代商业社会环境中,学生可以通过不同职业岗位工作和实践,提高职业素养和意识,提升对岗位的认知能力和执行能力。
(五)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拓宽人才持续成长通道
1.实施“1+X”证书试点,探索建设“学分银行”。明确专业(群)所对应的相关技能证书,通过分析证书培训要求,与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进行衔接,对课程和教学内容做适当的调整和改革。建设“学分银行”,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实现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支持学生根据证书等级和类别免修部分课程,在完成规定内容学习后依法依规取得学历证书,促进书证融通。考证通过率达90%以上。
2.参与证书标准开发,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组织商科类教师对证书和岗位标准进行研究,积极配合相关企业和单位对证书和标准的开发建设工作,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和新要求,并将标准融入教育教学中。与全国各相关行业协会合作,深挖专业优势和技能培训基础,创造条件成为证书授权培训点、企业联合推进试点,开发相关职业标准,在上级部门监督下开展证书培训或者鉴定工作。
3.推进中高本“七个衔接”,实行分类教学管理。通过机制的建立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探索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工学比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资源配置的衔接,促进技术技能型人才系统化培养。(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