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岂止是概念的变化
时间:2020-11-27 来源:《浙江教育报》

今年年初,教育部陆续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等10门公共基础课的课程标准,填补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长期以来有教学大纲无课程标准的空白。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并非简单的概念变化,其蕴含的核心理念,以及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理解其内涵及意义是新课程标准落地实施的关键所在。

首先,教育观从学科本位走向学生发展。

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及要求来看,公共基础课程占整个课程体系课时总量的三分之一,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承载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功能。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标准是教学大纲的升级版,是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而课程标准则强调“课程是赋予学习者的学习经验的总体”,是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视野落实到具体课程内容及其学习标准的完整体系。如果说教学大纲是从教师“教”的视角,对教师教学内容和要求作出规范化的规定,那么课程标准则是从学生“学”的视角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课程学习与未来发展,对学生如何掌握课程内容及学习过程作出了详细描述,并规定与其发展相适应的多元化、成长型的评价要求。

在新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学科素养,明确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德技兼修的高素质一线劳动者。新课程标准的三个模块,即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既有机衔接义务教育,兼顾高中相应课程标准,又面向未来职业需求,为学生升学和发展奠定扎实人文基础和综合素养。

其次,课程观从学科思维迈向系统思维。

尽管10门公共基础课程标准分批陆续推出,但可以明显看到,其最具颠覆性的变化是,公共基础课程的整体性规划与设计。新课程标准强调各门课程之间的课程理解,倡导走出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在关注本学科知识与素养的同时,更多关注学科与学科、学科与专业、学科与职业、学科与生活等之间的融合关系,具有鲜明的大课程观,突出课程的跨界性和融合性特征。

在大课程观的指引下,公共基础课程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融入学科课程体系,以学科素养为主轴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让核心素养在各科课程中有了落脚点。各学科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相互支持,同时注入职业道德、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等教育内容,实现公共基础课程“课程思政”的价值功能,彰显职业教育特色。

不仅如此,学科内部的课程结构也突出了课程设计的系统思维。以语文学科为例,3个模块15个专题,将工具性的知识、方法与人文性的思维、审美统一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框架中。从纵向看,15个专题的教学,规划了中职生3年的语文学习成长路线,以语言理解与运用为主线统筹各专题,在语言的输入、内化与输出的过程中,逐步实现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形成文学的审美发现与鉴赏能力,并进阶到文化的传承与参与,最终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再者,质量观从规范教学转向提升质量。

公共基础课程标准作为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专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等构成了职业教育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了职业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是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公共基础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发展,把中职学生的学业质量标准划分为两级水平,水平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后应达到的合格要求,水平二是学生学习该课程后应达到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要求,即明确了毕业标准和升学标准,为学生的就业、升学及其生涯发展提供必要的质量保障。

同时,公共基础课程标准为质量监测与研究、教学诊断与改进提供了标准,也为一线教师的教学实施提供了依据,可以不断引领和深化职业教育的“三教”改革,为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复合型、应用型和成长型技术技能人才助力。(洪彬彬 梁甘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