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浙江科技工程学校校长张永芳
在“双高”建设校长访谈中,浙江科技工程学校校长张永芳谈到了浙江省“双高”建设之“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中职“双高”建设与高职“双高”建设又有什么差别,以及中职学校开展“双高”建设的具体着眼点和落脚点在哪里,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清晰地描绘出学校将充分发挥在名校建设中所取得的综合实力全省领先、人才培养质量领先、教学团队建设领先、社会服务效应领先的“四项”领先优势,整体推进“七个”高水平建设的“双高”建设路线图。
以“校长负责制”试点为契机,推进现代化学校治理高水平建设
在接下来的“双高”建设中,学校将以浙江省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试点校为契机,完善决策、执行、监督的治理体系,落实党委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推进现代治理能力建设;坚持“硬件设施”与“软件建设”、“提升水平”与“打造特色”结合,构建“红船•匠首”文化核心理念和环境体系,形成独具“科工”特质的“精进之道”;努力实施“智慧校园”计划,建立首席信息官(CIO)制度,升级完善“数据交换中心”,进一步夯实基础设施平台,建立移动办公、移动学习、网络教学互动学习平台、社会服务(培训)子系统,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腿”,争取入列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
以“结构化专业”建设为核心,推进专业高水平建设
专业建设是“双高”建设的核心所在,为此,学校将努力实施“高水平专业”引领计划,重点建设机器人专业和旅游专业,在“学研互动”人才培养改革、产教融合发展机制、工匠精神养成体系等方面实现全省引领。学校将全面对接浙江现代产业体系、嘉兴经济社会和重点产业发展需求,聚焦数字经济核心领域、智能装备等,动态调整专业(方向),新增数字经济类专业,形成“传统专业+特色专业+新兴专业”结构化专业体系;做强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类专业群,做精工业互联网等信息类专业群,做特旅游电商烘焙等服务类专业群,积极探索“以群组系”院系调整机制,打造与区域经济产业群紧密结合的专业群。
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推进教师队伍高水平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双高”建设的关键,为此学校将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建立“师德清单”,构建师德师风常态化评价机制;以“双师”教师培育为主线,实行“校企跨界”计划,建立互聘轮岗机制,协同培育优质教师;以“能工巧匠”培育为目标,实行“专业跨界”计划,打通专业壁垒,发挥教师特长,组建创新型教学团队,创新高水平教师职业发展平台;以“匠首”名师培育为理念,深化“青匠—优匠—精匠—首匠”教师培育路径;依托现有的省级名师(大师)工作室,构筑“国家—省—市—校—系”五级名师团队发展链。
以“产业学院”建设为路径,推进校企合作高水平建设
校企合作是推进“双高”建设的重要载体,基于此,学校将全面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铸就校企命运共同体,在互联网、烘焙、机器人产业学院的基础上,拓展南湖红旅学院等产业学院,形成一个系部一个特色产业学院的结构布局和建设任务。同时学校将努力实施“名校+名企”计划,引进ABB、FANUC等名企,创新“联合主体、双元共构”的产教融合模式,打造一批融课程教学、实习实训、员工培训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争取入列国家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此外,学校还将努力实施“学徒制”提升计划,通过与企业共建云运维工坊、大数据工坊等特色平台,扩大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级,创新“双元一体、师徒携接、产学一体”的现代学徒制“工匠工坊”育人模式。
以“双核素养”工程为抓手,推进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建设
“双高”建设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输送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此,学校将以建设“双核素养”工程为抓手,构建核心素养培养、核心技能提升有机融合的学生多元培养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学生核心技能提升的途径和方法,争取入列国家“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将全面实施“双千工程”计划,以“千日成才、倍千成师”为抓手,从“思想作风、行为习惯、身心发展、发展能力、职业素养”五个维度提升学生的双核素养,建立健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体系,打造“红匠”德育品牌,争取入列国家名班主任工作室和国家思想政治课示范课堂或课程思政教育案例。
以“服务平台”建设为切点,推进特色项目高水平建设
在接下来的“双高”建设中,学校将努力推进特色项目建设,升级改造校内实训基地,提升实训基地共享度和使用绩效;遴选行业领军企业,立项建设市级以上校外实训基地(教育型企业);规划建设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服务中心、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服务中心、工业互联网应用技术服务中心、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服务中心等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平台以及全域旅游人才培养基地、云想融媒体技术服务中心、小微企业税收“微服务”中心、智慧新零售技术服务中心、嘉兴菜非遗传承研发服务中心等现代服务业技术创新平台。技术技能公共服务平台的成功打造,有利于促进依托协会、工作室建立“1+N”政策池的形成;有利于精选优配朋辈导师、基础导师、专业导师、企业导师“四导师”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创客空间、网红直播空间、青创工场等多类型实践平台“零成本”双创场所的打造;有利于创客文化节、创客沙龙、创意集市等活动的开展,最终形成专创融合、赛创融合的良好氛围。
以“e心e意”品牌打造为推手,推进社会服务高水平建设
大力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是“双高”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学校将充分发挥两个国家级培训基地的辐射能力,引进多个行业协会,构建跨企业研训中心,以专业化、高端化、定制化培训铸造“e心e意”社会培训品牌;通过六进社区工程,对接“网格连心、组团服务”,设立社区发展共同体;通过精准结对帮扶工程,设立跨区域精准扶智中心;通过承办省级、国家级以及国际技能竞赛活动,搭建跨校际竞赛服务中心,最终打造一站式教育服务平台,形成“网格融校”服务品牌。(孙支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