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成:在北大当保安的日子闪亮而难忘
2020年岁末,励志的北大保安再次冲上网络热搜:焦森自学Python编程,许文龙单词量达到一万五、能用英文与留学生流利对话,网友们纷纷评论道:“神一样的存在”“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从1995年至今的二十多年里,北京大学保安队先后有500余名保安考学深造,用知识改变命运、打拼幸福人生。被称为“北大保安读书第一人”的张俊成也再次被提起。为此,央视新闻《相对论》栏目摄制组专程来到长治,以《初代北大保安“天团”》为题,对话访谈张俊成,听他讲述保安“天团”成团的“秘诀”。
12月28日,山西晚报记者见到了44岁的张俊成,共同回望他在北京大学那些闪亮又难忘的青春岁月。
开创交接岗仪式
做北大保安里一流的保安
熟悉北京大学的人都知道,北京大学西门古朴庄重,有“北大第一门”之称。
19岁的张俊成没有想到,自己从长治到北大西门,不过一个月的时间。他出身农家,家中排行老六,子女多、日子苦、生活艰难,以至于初中毕业后就不得不辍学到长治打工。
得知北京有保安公司来长治招工的消息后,他兴冲冲地报了名。到北京昌平培训了26天,分配时,他被分配到了北京大学,在西门当保安。
穿上保安制服,站到北大西门,他每天执勤站岗、检查证件、接打电话……看着眼前络绎不绝、拍照留影的路人,看着进进出出、气质谈吐不凡的教授学者,看着朝气蓬勃、谦恭有礼的学生,张俊成觉得没有比这再好的工作了。
在岗位上,他要精神更抖擞一点,态度更礼貌一点,服务更热情一点。他可以连敬十几个礼,拦下无证想进北大的路人。到业务测试时,他是唯一的满分,三个月的试用期刚满,中队长便提议让他当西门班的班长。
这份荣誉让张俊成激动不已,他对队友说,北大是一流的高等学府,有一流的大师和学子,北大的保安也应该具有一流的保安水平,北大西门保安还要成为北大保安里一流的保安。
对保安们的任何要求,张俊成都示范性做到,不仅如此,他还一直思考工作如何能更精进。他开创了交接岗仪式,模仿军事化的礼宾交接,起初是四个人敬礼、喊口号,后来改成每半小时的单岗接岗也如此,抬头挺胸走正步,敬礼呼号,天天日日,每到交接岗的时候,都会有师生和路人围观。这种仪式化的交接,在西门是保安自发自觉的,深深打动了师生们,也让他们自己感到了被尊重,感到工作的价值。
恪尽职守乐于助人
获北京市保安系统“十佳保安示范岗”
北京大学的保安全年无休,24小时轮岗。人来人往,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张俊成给大家定的规矩:我们是北大的第一道窗口,不管校内还是校外,看到有人遇到各种困难,必出手相助。
在保安岗上,他们准备了打气筒、补胎用品,还有雨衣、雨伞等服务用品。帮师生搬东西、接送来访学者宾客到北大各院系、清理卫生等,都是尽心尽力。
北大东语系、西语系各有一位盲人教授,张俊成规定,一定要护送教授过马路,再送到办公室,送两位老人就是常态的工作之一。
听说未名湖岛亭的卫生环境不好,图书馆阅览室需要清理,张俊成带着队员们组成志愿服务队,业余时间打扫得干净整洁。
有一段时间,北大校内自行车丢失严重,为此他在班里作了重要安排。一天晚上,张俊成在旱冰场执勤归来的途中,突然发现一年轻人正在撬自行车,他冲上前去,几个回合下来就把小偷制服,连车带人送到北大保卫部,事后经查,不仅他是惯犯,还牵出了背后的犯罪团伙。
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张俊成和队友们深深为这所百年学府的影响力所震撼,护卫北大的平安,是职责更是荣光,他们没明没夜地值守,一刻也没松懈。
曾经有一位辽宁阜新的老人,来北大西门找侄女,老人急得快哭了。原来他在北京举目无亲,又丢了钱包回不了家,记得家里有人说过侄女在北京的大学读书,只知道是前一年来的北京,名叫王素琴。张俊成张罗着让老人坐下,给他倒了杯水稳定情绪。张俊成找学工部、宿舍楼、学籍办进行查询,确定了北京大学没有该女生,老人一脸沮丧准备离开,张俊成问他路费多少钱,老人说37元钱,他拿出了新发的50元加班费,嘱咐老人买好车票,剩下的钱买点儿吃的,老人这时哭出了声:“今天我遇上好人了,北大的保安都这么好。”
1996年,北大西门岗被北大保安队评为先进班集体。1997年,张俊成带领的北大西门保安岗荣获北京市保安系统“十佳保安示范岗”。能够在北京三万保安岗里位列前十,一个普通的保安能够赢得北大师生的喜爱,是因为,在张俊成心里,不仅有着对北大最真诚的热爱,还有对职责最朴素的情怀。
向老师学习100句常用语
结束北大保安不说英语历史
西门里就是学校办公楼,来访的外宾尤其多,保安员大都初高中学历,只懂“您好、谢谢、再见、OK”的三句半英语,和外宾交流对话是张俊成一直的心愿。他觉得不仅仅是为工作,更是体现了北大保安的“高度”,从侧面彰显北大形象。
当他得以参加北京大学英语系考前辅导课时,“斗胆”给授课的老师布置了作业——列出100句岗上常用到的话,请老师抽空翻译出来。
没有想到的是,教学任务繁重的老师,三天时间就把一份文字翻译和一盒磁带交给他,100句话,每句话老师都用英语读了三遍。
当时,他穿着保安制服,老师看他的眼睛亮晶晶的,他的眼睛是湿的。
就此,这100句常用英语结束了北大保安不会讲英语的历史,有基础简单的,比如请出示证件、北京大学谢绝参观、请您下单车推行等,也有去图书馆怎么走,在哪里有公用电话亭等复杂的长句。从张俊成开始,他一边学习一边教学,一词一词,一句一句,先把北大西门保安教会,再在全北大保安推广。
好在北大西门不愁语言环境,在语境里应用,挑战听力挑战表达,从听清楚外宾问题的关键词是什么,一来二去,张俊成和队友们终于能和外国人对话了。
1999年春天,有外国专家进校,在等办公室回复电话时,张俊成搬出椅子请专家坐下,用英语礼貌地回答专家提出的各种问题,直到把他送进校办公楼。他没有注意到,有一位太阳集团城娱8722的年轻女子一直在观察,这位女子要进校,也用英语表达。他婉拒了,你我都是太阳集团城娱8722人,咱们说普通话吧,他解释自己的英语不是很好,只能简单应对。女子出示了记者证——《北京青年报》记者高杉,先是问了他学习英语的经过,然后让他放行。他敬礼,说没有接到接待信息,不能进,谢谢配合。他和记者的语气都加重了。这时北大办公楼来电话,让他把记者也送进去。
临走前高杉告诉他,关注下周的《北京青年报》。张俊成一听,头发竖起来了:坏了,得罪了,要曝光吧。他和同班的李师傅分析,自己没有不礼貌吧。到了周二邮递员送报,其中一份单写着西门传达室。他不敢看,让同事先看,“有没有给咱们工作带来坏的影响?我赶紧写检查。”
高杉文中这样报道:“这个讲话还带有山西口音的小伙子,说起英文却已字正腔圆。”这是1999年3月29日的《北京青年报》打工者版面,他收藏至今。
除了教学英语,张俊成还组织大家学习文化,有时就在保安室讲政治讲法律讲读书心得,有路过的教授看到,经常会给予他们指导或参与讨论。
在传达室,小黑板上每天一句今日格言、名言警语。一英一汉,他要求保安们都要背下来,这些20岁左右的年轻小伙儿,多数来自农村,受教育程度低。张俊成对大家说:“知识改变命运,我们在北大,这么好的机会什么时候还会有?”
成为北大名人
小保安登上北大演讲台
给北大的学子演讲,张俊成想都没有想到。他接到队长通知的时候,有点懵,也有点想推了,自己能和天之骄子说什么呢?队长说,就说你的经历、你的工作、你的学习。
几年间,西门保安张俊成不知不觉竟然“红了”,先是北大化学系、物理系,选择先进保安员给大学生们演讲,物理系主任告诉他,为什么让保安来讲,保安守护校园平安、服务全校师生的同时,也和大学生们是同龄人,一样上进好学。他鼓励学子们抽时间,去保安队结对子。
入选给大学生们演讲的优秀保安,起初只有张俊成在内的两三个人,这是西门保安集体的荣誉,他先在保安队演练了好多遍,演讲稿写得不好,就是很朴实地说,他是什么时候来的北大,来了之后做了什么,获得什么奖,是怎么得来的这个奖。
从进入北大起,他把所有的时间用在护卫校园、成长自身上,他的演讲稿就是家常般讲述了在北大做了什么,获得了什么,他的学识阅历不可能和台下任何一个学子相提并论,但是一次次的巡回演讲,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喝彩。
巡讲的效果超出预期得好,甚至还传到了校外,北大保安团先后到北航、北邮演讲。
政治学系的女生陈伟和他结了对子,在《燕园卫士录》一书中,陈伟写下了近三千字的通讯《青春无悔》。这本书后来被北大家属区一位高中生看到了,她在文章旁边用铅笔批注,用他的故事给自己打气。女孩问了家人,得知张俊成本人并没有这本书,特意跑到西门传达室把书送给他。
1999年5月,张俊成即将告别北大。当时,一群在清华大学游学的香港女大学生来到西门,在等学校通知的空当,女孩们买了几份校园地图,地图是百年校庆的时候,校卫部印制的,封面上就是张俊成西门执勤的照片。女孩们很高兴,请他在上面签名。他说,“开什么玩笑,我可不是什么大人物。”女孩们纷纷说,“你是大红人呀。”最后,张俊成逐一在地图上签上了他的名字。
告别北大,告别西门,保卫室小黑板上每天一换的金句写着:“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身在何处,而是朝什么方向走。”
张俊成:三年拿到了北大自考专科毕业证
张俊成想外出打工,但妈妈不同意,他磨了妈妈两年时间,终于得到允许。去北京的时候,他还给妈妈留下一句话“我不闯出名堂就不回来”。不过两个多月时间,这句话就被妈妈反怼回来了。
多年以后,提起这件事,张俊成说,虽然当时看起来这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但现在再看,绊脚石其实也能转化为踏脚石,就看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
英语系曹教授送上免费听课证:
“我不要你感动,要你行动”
张俊成清晰地记得,他刚当上北大保安两个多月时间,有一天,他拦下了几个执意要进北大参观的人。他连比划加敬礼地劝阻,但对方不会中文,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脸上尽是不满。他们齐整地站到马路对面,排成一行,对他竖起大拇指。起先,张俊成有点懵,老外是夸他守岗有责么?然后,对面的一排大拇指齐齐掉了个,再看人家的表情,张俊成明白了。
在保安岗上受的委屈不算少,但这次不一样,分明是一种侮辱。他回到保安室,甩下帽子,撤下皮带,就给老家的妈妈打电话:“妈,我不干了,我要回家,我天生就是种地的命。”了解事情的原委后,妈妈反问:“你闯出名堂来了?”不等他回答,妈妈把电话挂了。
第一次打回去电话就被妈妈怼了,一旁的保安老师傅开导他,“从农村出来不容易,在北大当保安什么情况都会遇到,今天的事也不是完全怪你……”重新穿戴好,张俊成回到岗上,继续工作。
下了班,他就买了两本英语书。
白班岗上不能看,张俊成就夜班时瞎琢磨。他的英语底子也就是在乡里上初中的那点东西。什么时态、语法,他都不懂,只敢在晚上没人时读一读英语书。一天夜里,一位女老师好奇地问他在干吗?“阿姨,我在读英语。”张俊成的回答让老师又吃惊又感动:“好学是个好事情,可我听你读了这几天,以为你说的是德语。你要这样说,会把外国人气疯了。”
这位老师记下了他的姓名。
张俊成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但却记住了这位老师,但凡遇到,他都打招呼问好。老师有一次问他,每天都学到几点?答:夜里三点。
一个多月后,这位女老师打电话到保安室说找小张。
“哪个小张?”接电话的人一头雾水。
“就是天天用‘德语’折磨我的小张,让他到英语系。”原来,这位老师是北大英语系教授曹燕。
曹教授拿出两个听课证,蓝色的是GRE考前培训的,白色的是成人高考培训班的。
张俊成一看,慌了,听大学的英语课,听不懂啊。
曹教授说,可以选择性地上许国璋英语、新概念英语等基础课程,有英有汉,不懂的也能问老师。
他还是不敢接:“老师,我和您实说,我一个月挣二百多块钱,我家兄妹七个,每月要给家里寄钱,我真交不起学费。”
曹教授说,这是免费的……
“我出来两三个月了,我妈都没有这么关心我,我一定好好学……”张俊成有些语无伦次了。
曹教授说:“阿姨看你上进,你又想学,你们在北大做了许多好事,我们都知道,让你学习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为北大服务,能和外国人说话啊,别哭……”
曹教授还介绍了当时在北大可以选择的学习或进修的办法,有自考,有成人高考。张俊成一个字一个字记在心里。
三分钟跑去的路,他用了十五分钟走回来。这两个英语培训班,学费好几千块钱,他一路上反复看着听课证,曹教授不仅从校卫保安队找到了他的照片贴上,还和保安队领导打招呼,让排班时考虑他听课时间,又和培训班授课老师介绍了他的情况。
曹教授的话在他心里滚过来滚过去:“我不要你感动,要你行动。”
上班的同时还要上课学英语,北京大学保安队没有先例。
排班和上下课时间上时有冲突,换衣服成了一道关。穿着保安服上课,他担心被人看不起,所以每次去教室前,他都会换上便装,到交接岗的时候,再冲刺狂跑回宿舍换上保安服。有一次,他刚换好保安服站在岗上,迎面看到同学,心情复杂,就装作不认识。
时间一长,有同学直接问他是怎么回事儿?“你怎么能这么快,你刚才还在我前面听课的。”
他答,没办法,得挣钱啊。
同学说,“你真了不起!”从那以后,他试着上课时不再换装,从同学们的眼睛里,他看到的是敬佩,还有鼓励。
最难克服的关口还是课听不懂,他问同学、问老师、补笔记、练听力。他经常向老师道歉:“我是您教的最笨的学生吧?”老师说:“没有关系,我可以给你‘加加餐’。”
西语系张教授每天约他散步:
未名湖畔讲哲学和政治
从曹教授处得知通过成人高考或自考可以上北大起,张俊成就开始发力。分析北大成教、自考的招考专业,理科不现实,文科专业有限,他选择了成人高考法律。当时,距成人高考只剩4个月的时间。
以他农村初中文化的底子,要完成英语、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课复习,难于登天。他小心翼翼找到队长,“想学习,当班长又要做表率,只能辛苦些。”他申请备考阶段连上夜班,周六日不休息,上24小时的班。后来,队长和队友们心疼他,双休没有让他上全岗。
那段时间,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除去站岗时间,就拿着书本学习,厚厚的成人高考考前辅导丛书,有课文、有练习题,自己学、自己刷题。上英语辅导课前,他一定会预习两三遍,画出来不懂的地方,有的听课时能解决了,有的听不懂就下了课去问。
眼看着张俊成刻苦备考书不离身,看着他和越来越多进出校门的师生敬礼问好,保安队员也相继报名成人高考,先是西门岗的3人,到后来十余人,还有背英语的、读书的、写日记的,校卫队里学习氛围越来越浓。10点是熄灯时间,但总有保安打手电筒躺在床上看书。队长王桂明索性把校卫队会议室打开,关门关灯的时间延迟到深夜一点。
他苦读的身影不仅在北大校卫队有口皆碑,也被老师、同学们看在眼里。
西语系的张玉书教授和他相约,每天夕阳时分未名湖散步,或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坚持了近一年的时间。张教授酷爱哲学,在未名湖畔,有清风和花香,还有夕照的光芒,他讲马克思、尼采、黑格尔、叔本华,讲中西方哲学和政治,讲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质变量变、否定之否定规律。在他口中,湖面柳叶落水都能有所讲。那是张俊成一天里最幸福的时刻,也成为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所学所悟让他终生受益。
张教授是博士生导师,为什么对一个保安这么上心。张俊成很奇怪,有机会便去问师母戴述美教授。戴教授回复,“你傻啊,先生让你自己悟。”
再后来,戴教授告诉张俊成:“哲学让人聪慧,老师和你说的这些是打开你的思维,人生漫长,能够辩证地看待一些问题对你一生都有好处。”
成人高考成绩公布了。张俊成起点低,成绩差了一点,而被自己感召的队友当年考取了。不知是未名湖畔的哲学思维起了效果,还是分数超过了自己的目标线,他在日记里写道:“心里的确也不是滋味,但我心里有谱,相信只要再努力,大专一定会有我的名额。”
统筹好学习和工作太难
他见过每一个时间点的北京大学
人在北大,还愁学习么?
张俊成早就了解清楚了,北大法律系自考,13门专业课全部通过,就能拿到大专毕业证。
东语系的章学诚教授得知他要上北大法律系自考,就帮助他联系法律系老师,他被允许去教室里旁听。
他去蹭课,站门口请示:“老师好,我是西门保安,我要报法律系考试。”老师说:“进来呗,一起听。”有时,老师还特意问他,“有什么难懂的,我给你解答。”
他知道,自己只有用成绩才能回报老师们的期望,只有忠于职守才能更好地服务北大师生。可是,要想统筹好学习和工作,实在是太难了。西门人员流量大,工作任务繁重,站岗时无法看书,坐岗登记隔两三分钟就有电话或是登记,根本不可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书本上。就是下了岗,也要在宿舍备勤,时常会有搬运值守活动增援等任务。所以,他只能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的努力,还是从夜里挤时间,平均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他说,习惯成自然吧,只要坚持,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他见过每一个时间点的北大。
3年时间,张俊成守着厚厚的专业书籍,抱着新华字典、英语辞典、法典,一点点啃下来艰涩生僻的字眼,字面意思,法律意义,先自己理解,再找老师讲解。当时自考每年4月考一次、10月考一次,他逢考必过。
1998年,张俊成终于拿到了北京大学法律专业自考专科毕业证。在他的带动下,当时有十余位保安攻读自考或成人高考学习。
离开北大时
他带走的每一样东西都沉甸甸的
1999年6月,朗润园的荷花开了的时候,张俊成向北大告别。当时他新婚半年,在长治的妻子刚有孕,希望他回到家乡。
临行前,张俊成一一来到张玉书、章学诚、曹燕教授等家中。5年来,张俊成不知道自己如何感谢回报这些老师,在他心里,老师们如同再生父母。他能做的,就是但凡进出西门,立时敬礼。
他牢牢地记住了教授们的叮嘱和鼓励。
张玉书教授说,坚持在北大的作风,勤奋努力,在当地创出一番事业。去做你喜欢的,你能做的事情。
戴述美教授告诉他,回去先把妻子照顾好,做什么,定位很重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夫妻俩特地送给他一件寓意着“早生贵子”的工艺品。
章学诚教授说,以后需要北大法律老师的专业课或者是其他咨询,他来帮忙安排。章教授的妻子拿出了新出版的全套《北京大学百年邮票纪念册》送给他,“小张,我们没法去长治,但我希望你经常来看我们,而且希望你带着成绩来看我们。这套邮票纪念册送给你,不如意的时候,你看看它,邮票上的每一个地方都有你的身影你的足迹,都有深刻的记忆。你想想当时你在这里是怎么努力的,它能够带给你力量……”这套纪念册一直陪在张俊成身边,像老师说的那样,不论低落时还是得意时,打开它就会看到力量和希望。
进入北大时,他是一个初中毕业的山村孩子,拎着一个小袋子,带着梦想。
大时,他带着老师、队友们的祝福,带着北京大学自考法律专业大专的毕业证书,带着三大麻袋书本,哪一样都是沉甸甸的。
张俊成说,没有这些,就没有自己的今天,它们记录着他的过去,更重要的是承载着希望和未来。
张俊成:传道授业解惑不忘北大精神
张俊成24岁回到长治的那年,恰好有一所职业学校招聘,他顺利入职。二十多年来,从一线教师,到政教处主任,到副校长,再到和4位朋友一起联手创办长治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张俊成一天都没离开过讲台。他教过的学生有数千人之多。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学生中,绝大多数和张俊成一样是农村孩子。他们或因家庭贫困,或因成绩不好,而通过接受职业教育最终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张俊成笑着,一一历数自己的学生,言语间是满满的幸福与自豪。
昔日的学生成了今天的老师
接受记者采访的中间,张俊成叫来学校的两位年轻老师,一个叫刘剑波,一个叫李风。他像展示自己的作品一样,原来,这两位年轻老师堪称张俊成的翻版,是张俊成以前的学生,和他情同父子。以前学生们管张校长叫“爹”,现在这两位老师的学生又管他们叫“爹”。
学生交给他们,张俊成很放心。他们师徒的通用语是,大家都在做同一件事,做教书育人的大工程。
刘剑波在长治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任计算机老师,今年26岁。16岁那年,他在长治市中专学校就读时遇到任副校长的张俊成,当时张俊成还代班主任。“那时,张校长每天都会穿西服、打领带来给我们上课,觉得他很帅又很严谨。相处久了,我们都很喜欢他,觉得他非常亲切,私下里都叫他‘爹’。”刘剑波告诉山西晚报记者。
刘剑波学习成绩不错,是班长也是学生会主席,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他有些“飘”了,“那会儿觉得自己挺牛,有些‘位高权重’的感觉。同学对我的态度也有了变化,不听我这班长的话了。有一次处理班级问题的时候发生了矛盾,张校长便让我每天写一份检查,没有期限,没有要求,要放到他的办公桌上。”刘剑波回忆,那是他人生最大的一个“关口”。
张俊成暂停了刘剑波班长一职。“那时我心理落差特别大,所有的光环都没有了,同学也不再围绕在我身边。其他班级的同学不知道这件事,学生会的工作还在继续,所以只要一出班级门我觉得又有了一些自信。”刘剑波说。
不知检查要写到多会儿,刘剑波从开始的有怨言到慢慢反省,终于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心也逐渐沉静下来,知道了错在哪里,应该怎么改正。第15天的时候,张俊成发话了:“行啦,你把这份检查再写一份,贴在教室后面。”这件事就画上了句号。
从那以后,刘剑波踏实沉稳了许多,学习成绩稳步上升,每一份班内任务也会做好。
在谈话中,山西晚报记者越来越觉得刘剑波身上有很多地方和张俊成相似,站有站姿,坐有坐姿,也佩戴着手表。张俊成说:“当老师时间观念必须强,我的表比别人快10分钟。”刘剑波说自己的表也调快了5分钟,深受张俊成影响。
当年上学时,每天都要跑早操、上早自习,张俊成从不缺席,准确地说,每天都比学生出现得早。“披星戴月说得就是他,早晨5点40分和我们一起上早自习,凌晨一两点巡查完才休息。我们都特别佩服他,精力十足。”
李风是80后,他学的是法律专业,十多年前,在长治市潞州法律学校和张俊成相识。“现在都记得张校长当时对我们说的话‘严是爱,宽是害’。1999年,我17岁,高二是我们班级最困难的时候,一群熊孩子,不爱学习,调皮捣蛋,管理不了,甚至气走了上任班主任,走之前老师还说‘来你们班就是干填沟工程,几乎是不可能填满的,你们见过太行山填满过?’”李风告诉山西晚报记者,不怪老师啊,他们班级确实让人头疼。
张俊成骑着28自行车来到学校,看着大家无精打采地进行合唱排练。“我带的班级,要不当第一,要不当最后一名,不要架在中间,不上不下的。你们选吧,第一还是最后?”张俊成的这番话说完后,班级沉默了。于是,大家齐心协力认真排练起来,最后虽然没拿第一,但取得了入校以来班级从未有过的好成绩。
李风曾经在班上当过“刺儿头”,他说,中专的学生都是中考成绩不理想,对上大学没什么奢望,对未来也很迷茫。但是张俊成从不这么看,他说中专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他让学生们一定要去大学看看,知道大学是什么样子,不然一辈子都会有缺憾。经过张俊成两年“魔鬼”似的磨练,李风找到了法律的门,后考上大连市的一所大学。
张俊成所在的学校都是寄宿制,经常会有学生到月底就没钱吃饭了。李风和刘剑波都有过这样的情况。“有一天到吃饭时间了,只有我躺在宿舍,张校长看到后就问为啥不吃饭。知道没钱后,他拉上我就往饭馆走,一人一大碗面,没过几分钟,比脸都大的一碗面就下肚了。张校长还把自己碗里的面又拨给我好多,那天的面真好吃,真心好吃。”李风说到这里露出了笑容。同学们一口一个“爹”地叫着,相处久了,关系都很亲密,谁没钱都找张俊成求助。
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找到人生方向
离开北大的二十多年间,张俊成几乎每年都会去北大看看,拜访队友和曾帮助过他的先生们。他会带着上党小米和老陈醋,先生们都乐呵呵地收下来。知道他从事教师一职,张玉书教授说,教师这个职业,要先从思想上引导孩子们,思想上通了一切都通了,然后再传授知识。不要照本宣科,把理论和规律结合到生活实践中去。并叮嘱他,一定不能误人子弟,所教课程自己没有弄明白吃透了就讲给学生,这是误人子弟。不用心对学生、不和学生交朋友,这也是误人子弟。学生和自己的孩子公私之间发生冲突了,学生优先,才不愧于教师这个职业……如今张玉书教授已经离世,先生风范,山高水长。
到今年,长治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创办已有5年时间,从一二百名学生起步,现已有1300余名学生,规模基本饱和。学校开设有十几个专业,其中航空服务、机器人、动漫设计等专业已经实现联合办学定单化育人,有的专业对口升学,在这里就读的绝大多数是农村孩子,为他们深造全日制本科大专院校奠定基础。
一位成绩优异的女生家里突遭变故,母亲早已离世,父亲也不在了,张俊成带着学校十几名老师一起去帮忙安葬,每个老师都主动自掏腰包资助她。“过年过节,我都会给她发红包。希望她用心读书,让家人放心。我们要用有温度的教育去回报社会。”张俊成说,今年这位女生考上大学了,她一放假就跑回来看望老师们。
学校里的贫困学生有100多位,学费减免甚至伙食减免是常事,什么都不能成为不学习的理由和借口。没有钱上学,张俊成自掏腰包;学习成绩不好,张俊成陪伴他一起学;家庭教育空缺,张俊成扮演起爸爸的角色。学校为孩子提供打工机会,有奖助学金,鼓励他们掌握一技之长。
长治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常务副书记史文平介绍,学校是军事化管理模式,这些孩子几乎都是中考落榜生,又是青春期成长的关键期,带他们不容易,学出来一样是家庭的希望、国家的未来。
有一位男生对张俊成说:“校长,你让我做什么都行,就是不要让我学习。”张俊成一听,好办啊。他带着男生到垃圾堆前,陪着他蹲下,说先一起在这里蹲3个小时再说。男生要求换个方式,张俊成说可以。他要求和男生比赛徒手捡分垃圾、瓶子、纸箱子、杂物等,各归一堆,看看谁捡出来的多。捡了一会儿,男生开口:“我要回教室了”。
对学生要好,张俊成给每一位班主任定的规矩是,必须先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指导他们、做出正确的教育。他要求每位老师要做到对学生的十六知晓,包括知晓学生的名字含义、生活习惯、个性特点、爱好兴趣、上学路径、学生家长的思想……爱生如子不是说说而已,“爹”也不是白白叫的。
因为张俊成的言传身教,李风和刘剑波都是如此。李风上班7年,只请过一次假,那是孩子发高烧到40℃的那一晚。平时家里有什么事找他都没用,回不去。他爱人说:“你有36个孩子,可我就1个孩子。”当时,李风得知孩子发高烧,家住外地,开车也需要3个多小时。李风给张俊成打电话,张俊成当下什么也没说,一会儿回过电话告诉他已安排有车的老师开车带他回去。没想到,车又出了问题。张俊成那一晚给所有有车的老师打了电话。等接到孩子送去医院,再回家吃药,李风一晚上没睡。第二天,孩子体温还没降到正常值,李风又返回学校。他说,家里有爱人和母亲,学校的36个学生只有他自己。
师道精神 散发光芒
“张校长刚来学校的时候非常特别,不像本地人。身板笔直,背着个小包,头发也梳得光溜。后来知道他是从北大回来的,恍然大悟,我当时心想,这就对了。”史文平告诉山西晚报记者。
张俊成在旁边听到后笑出了声,说自己就是长治人,怎么会不像。他说:“我回来,除了因为家人都在这里,还因为想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比起北大老师对我这个小保安的照顾、施恩,我真的太渺小。”在北大做保安时,校长、教授都给出了厚重的恩情。“老师看似很小的举动,成就了我的人生。我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知识改变命运。所以我必须将北大这样的教育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所以我选择返回家乡从事教育事业。”
“看到读不下去书的学生,我更是格外注意,不读书不行,起码我看见了就是不行。我要复制北大老师对自己的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应该也是教授们愿意看到的。”张俊成说道。
知识改变命运:一个北大保安的奋斗与梦想
“天道酬勤”是张俊成的微信名。自他而起,500多名北京大学保安在工作之外努力拼搏,成就多彩的人生、可期的未来。1300多位中考失利的学子步入职业技术学校,找到了奋进的目标和人生的方向。
从初中辍学的农村娃,到北大保安,到自考学子,到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张俊成在人生的赛道上勇往直前,把坚定奋斗的身影和求知若渴的激情,留在北大未名湖畔。他带着燕园先生深深的希望与祝福,学成归来,挑起乡村孩子成人成才的梦想,在家乡的土地上播洒新的希望。
张俊成用自己的力量证实至朴的人生道理:知识改变命运,幸福源于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