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适应性,高职院校要在“三性”上下功夫
时间:2021-05-21 来源:《浙江教育报》

近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明确提出:“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高职院校为何要增强适应性,如何增强,是当前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提出了新要求,在新发展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与此同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囿于起步晚、发展基础薄弱等因素,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不适应性也逐步显现。基于此,高职院校有必要采取有效策略和措施,增强自身的适应性,与外部环境建立一种和谐、共赢关系。

其一,办学定位要体现融合性,要建构起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大学。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区域性高等院校,如何定位,为谁服务,这是一道教育哲学命题。随着高等教育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很多地方性高校逐渐认识到,办学的关键就是要使学校与当地的“政、企、行”形成一种有意义的“相互作用关系”,构建以他方为中心的相互作用大学。

构建相互作用大学需要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树立以他方为中心的积极态度,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不仅愿意而且能够吸收所在区域的相关行业、组织成为学校发展的“利益相关者”或“共同产权人”。二是构建具有弹性的大学基本结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具有适度的规模、精干高效的组织结构和灵活的专业设置。具体而言,高职院校要依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具体的办学能力确定办学规模,设置扁平化的精干高效的内部组织机构,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和毕业生就业情况灵活设置办学专业。三是大学与所在社区相结合。高职院校要致力于社区发展,切实解决社区面临的问题。四是高职院校要获得社区的尊重,衡量的标准是所在区域的百姓是否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就读当地高职院校。五是社区的尊重对大学的挑战。高职院校要积极应对区域提出的新要求,展现自身价值,发挥高职院校在繁荣社区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

其二,专业设置要体现区域性,即打造适应区域主导产业的专业品牌。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要应对新形势的挑战,关键要在办学理念上体现区域性。所谓区域性,应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高职院校办学应依托区域资源优势;二是学校专业设置应依托区域行业、产业;三是人才培养应依托区域用人单位。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应根据所在区域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办学,主动寻求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的对接点,进行全方位、多层次、深领域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自身办学特色和高职教育品牌。

其三,人才培养要体现未来性,要培养适应未来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叶澜先生曾指出,教育具有长周期性、未来性和滞后性。其中的滞后性主要指教育的效果常常不是立竿见影的。教育要为适应未来经济和工作场所的变化而变化。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要体现未来性。高职院校如果囿于现实的需求,在人才培养上与行业、产业亦步亦趋,培养当下技术技能发展需要的人才,由于教育的滞后性,所培养的人才也只能满足短时期的社会需求。因此,一方面,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寻求现实与未来的平衡,加强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育,培养具有适应性的知识型人才;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中,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创造真实的岗位教学环境,培养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平衡滞后性和同步性之间的矛盾。(郑永进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