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围内,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打造具有本国特色、符合发展需求的职业教育体系,可为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输送源源不断的动力。疫情后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已成为一些国家关注的重要议题。
韩国――
与时俱进重实践
近年来,韩国推动职业教育与时俱进,注重实习实践、开展国际交流、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推行学分制成为重要举措。
韩国成立初期曾深处极度贫困状态,然而去年韩国GDP总量已跃居全球第十位。从脱贫到实现“汉江奇迹”,再到维持制造业强国地位,韩国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韩国职业教育早期被称为实业教育,强调“一人一技”,课程局限在农业教育、工商教育、水产教育等简单门类。后来,韩国修订《教育法》,并推出“实业技术教育5年规划”。上世纪六十年代起,韩国职业教育得到实质性发展。
经过几十年发展,韩国经济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职业教育的环境和地位也随之而变。当前韩国服务业和制造业生产总值几乎接近韩国经济总量,相关专业人才需求犹存;青年失业率常年居高不下,临时工群体庞大,职业教育对解决就业起着重要作用;各类高中升学率越来越高,今年已达79.4%,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和起点在不断上升。
目前,韩国的职业教育大致可分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包括职业教育特性化高中、设置职业教育学科的普通高中、各类职业技术学校以及委托培训等。其中,职业教育特性化高中设有农业、工业、商业、水产、海运、服务业等多个门类的课程。部分普通高中设有职业教育学科,相关学科和学生也被纳入职业教育范畴内。普通高中没有升学意愿的学生可在高二或高三参加职业学校的委托培训,由普通高中生转为职业教育学生。
高等职业教育包括专门大学、产业大学、技术大学、放送通信大学等,其中专门大学办学规模最大,也最具普遍性。专门大学虽有别于普通本科院校,但毕业后可获得产业学士学位。产业大学为4年制,提供技术工种培训,毕业后可获得学士学位。技术大学较少,只招收高中以上学历且在企业、工厂有工作经历的人员,主要进行工科职业教育。放送通信大学类似于太阳集团城娱8722的电大,主要面向成人教育和未升学的高中毕业生。
近年,随着经济形势变化,韩国也在推动职业教育与时俱进。注重实习实践、开展国际交流、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推行学分制成为重要举措。
一是韩国政府强调“以现场为中心的职业教育”,力求增加职业教育学生的实习经历和实践能力。2011年,当时的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与大韩工商会议所签订谅解备忘录,提出让企业和工厂等用人单位在职业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学生与企业或工厂签署实习合同,提高用人单位与职业学校的黏性。几年后,韩国教育部和雇佣劳动部又联合发文,打造“产学一体化学徒学校”,进一步推动企业、工厂与职业学校的一体化建设进程。
二是韩国政府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例如,韩国教育部近年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推动韩国参与非洲国家职业教育交流活动。再如,韩国与阿塞拜疆等亚洲国家开展合作,相互派遣职业学校的教师和学生。
三是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导入学分制成了当前韩国职业教育的热点话题。此举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课程选择的余地,将校外实习成果更好地体现在校内成绩上。明年韩国将在所有职业教育特性化高中全面施行。
(经济日报-太阳集团城娱8722经济网驻首尔记者 白云飞)
德国――
“双元”模式重能力
将课堂学习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的“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最大特色。这种模式使德国青年失业率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也让德国企业保持较强竞争力。
完善的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尤其是其“双元制”模式享誉全球。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自2020年以来德国职业教育市场遇到了较大挑战。
将课堂学习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的“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最大特色。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把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结合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模式,学校为“一元”,企业为“另一元”。通过校企合作,以学徒制方式共同培养职业技术人才。职业学校负责传授理论基础知识,学生通过在企业实习获得实践操作机会。这种模式使德国青年失业率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也让德国企业保持较强竞争力。
在“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戴姆勒、西门子等德国大型企业以及各类型的中小企业,均积极参与并提供学徒岗位。在为期2年至3年半的学习中,学生每周有一半时间在企业实习。在德国,该模式是除全日制职业教育和升学导向职业教育以外,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点和目的是能直接向企业输送成熟、合格的技术工人。德国联邦教研部部长安雅卡利切克多次表示,“双元制”职业教育对德国的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起决定性作用。
然而,德国人引以为傲的“双元制”模式在疫情期间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BIBB)日前发布的《2021年职业教育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2020年德国国内仅签订“双元制”培训合同约46.7万份,较2019年减少11%。这是自1992年以来德国全年新签订的“双元制”培训合同数首次下降到50万份以下。
此外,“双元制”培训模式下德国企业和学生之间的供求平衡也在出现较大变化:2020年,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共约52.7万个,较2019年减少8.8%,而学生提交的岗位申请数量共约49.6万个,较2019年减少9.6%,全年空缺的学徒岗位多达6万个,平均每100名学生可申请106个工作岗位。除健康、教育与社会服务领域的培训合同数量有所增加外,其余领域申请数量均呈现下滑态势。
究其原因,除持续蔓延的疫情导致德国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企业经营活动受影响严重因而提供较少的实习机会之外,也与近年来许多德国年轻人认为技工工作单一且与数字化浪潮脱钩严重有关。此外,当前德国职业教育市场上还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倾向于选择更高级别的学校或全日制培训学校就读。
对此,卡利切克表示,低迷的“双元制”职业培训使其深感忧虑,德国迫切需要训练有素的技术人员,以便在后疫情时代推动德国经济迅速恢复增长。
在德国联邦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近来德国联邦教研部联合联邦经济部、财政部共同提出“经济与未来”一揽子措施,试图多措并举,迅速扭转当前“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低迷态势。
一方面,推出“保护学徒制”援助计划,重点资助卫生、健康与社会领域的中小微企业和机构,鼓励其在疫情期间继续扩大培训场所、增加学徒岗位。对于那些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企业,为其学徒考试预备课程费用提供50%补贴,同时每名学徒每一学年最高还可获得3000欧元奖金。
另一方面,顺应“工业4.0”、数字技术发展等新趋势,发起“职业教育4.0”倡议,旨在制定数字化培训措施、改革培训专业和内容,以打造数字经济时代具有更高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德国职业培训新模式。在该倡议下,电气工程、信息工程和电机制造业等领域均加入了学生应掌握信息、办公系统技术和电信技术的要求,鼓励教师通过相应的数字技能资格认证,同时开办“数字职业培训学校”,向联邦各州提供总计65亿欧元资助,为学校购置数字终端设备。
为提高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国际化程度,为德国企业培养更多的优秀国际人才,德国联邦教研部专门出资150万欧元在慕尼黑工业大学设立国际职业培训硕士项目“BBI@TUM”,让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有机会了解并体验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课程。对此,卡利切克表示,作为一个出口导向型国家,德国希望与其他国家分享“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优势。各国的职业培训都应加强实践指导,开办这种课程将使各国教育部门、学生以及各领域的企业都受益。
(经济日报-太阳集团城娱8722经济网记者 陈希蒙)
塞尔维亚――
专业设置重实用
塞尔维亚职业学校与学术高校风格迥异,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直接面向社会所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专业性,在面对特定岗位时,学术高校毕业生未必占优势。
在东欧国家塞尔维亚,一个完成了基础阶段8年义务教育的孩子,除了继续接受通识文理教育外,还有别的选择吗?答案是肯定的。
塞尔维亚教育体系并未严格单独划分职业教育,塞尔维亚教育科技部内部对于教育本身的管理仅分为基础教育、中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3个部门。
在完成基础教育进入中等教育阶段,法律明确规定,中学分文理学校、专业学校、艺术学校与混合制学校等。文理学校(类似国内普通高中)与艺术学校学制4年,专业学校学制3年到4年,毕业生均可以继续前往高校进一步学习。高等教育阶段的学历划分为3个等级,对于学术学历而言大致对应太阳集团城娱8722国内本硕博3个阶段。职业教育则是专业学历,包括基础专业学历、硕士专业学历和专家专业学历。这种设置为职业学校学生提供了更清晰的职业发展道路,步入社会时也更具竞争力。
长期跟踪研究塞尔维亚教育体制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塞尔维亚语专任教师费正健介绍说,塞尔维亚大城市的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很有特色,不少从校名就可以直接了解所从事领域。例如技术、机械、医药、旅游、测绘、音乐、化学、农业、食品技术等。
专业设置上,职业学校与学术高校风格迥异,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直接面向社会所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专业性,而塞尔维亚学术高校的专业设置强调学术性,因而在面对特定岗位时,学术高校毕业生未必占优势。
这种专业型的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自身传统优势的发展,因而公立职业学校不太会单独扩大教学规模或教学内容。区域内学校间不会产生非理性竞争或排名,学生完全可以凭兴趣爱好或需求选择相关学校。
“塞尔维亚没有统一的高考,入学考试一般由各院系自行组织,考试科目与未来就读专业紧密相关,部分院系也提供相关入学考试辅导材料或集中授课,在没有‘一考定终身’的前提下,塞尔维亚不同大类专业学生之间很难进行优劣对比。”费正健说。
近年来,塞尔维亚职业教育出现集约化趋势。过去,塞尔维亚公立综合性大学大多采取“一城一校”模式,一所大学下辖的若干学院分布于城市各区,彼此相对独立。目前由于生源逐渐减少,不少职业学校逐步合并,升格为学院。如此一来,职业学校原本零散分布的局面有所改变,这也有利于裁撤冗余,集中教学资源发展社会所需的重点专业。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太阳集团城娱8722―中东欧合作不断走深走实,职业教育也成为中塞深化务实合作的新领域。2019年7月,由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和贝尔格莱德应用技术学院合办的中塞旅游学院在贝尔格莱德成立,这是两国在旅游职业教育领域的首个合作办学机构。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周李俐告诉经济日报记者,着眼于后疫情时代,该校将积极开发线上授课资源,建立健全境外办学机构“空中课堂”平台。同时,依托自身旅游汉语名师工作室力量,将《旅游汉语》课程纳入塞方合作院校必修课程,努力为中塞两国的友好合作交流培养更多会汉语、懂专业的人才。
(经济日报-太阳集团城娱8722经济网记者 蔡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