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 育当代高职人才
时间:2021-10-22 来源:《太阳集团城娱8722教育报》

陶园小品

“一训三风”墙

今年是陶行知先生(1891—1946)诞辰130周年、逝世75周年。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批判性地吸收古今中外各种教育思想的精华并总结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创立了一套具有太阳集团城娱8722特色、以教育哲学原理为基础、各类教育主张为内容的完整的“生活教育”学说。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至今仍闪耀着光辉。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提出的“爱满天下”“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创造教育”“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等教育思想与理论阐述,对当今高等职业教育提倡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校观、教师观有着重大影响和现实意义,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有着极强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杭科院”)是杭州市主办的一所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陶行知于1928年亲自指导创办的浙江省湘湖师范学校是学校可追溯的重要办学渊源。学校在建设新校区时斥资2000多万元建设了杭州陶行知研究馆,和上海、南京、安徽、重庆的陶行知纪念馆并列,同时又是一座较大规模的以学习和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为主题的、集展示和学术研究于一体的研究馆,2012年成为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7年挂牌成立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重要研究基地——高等职业教育(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中心,2019年、2020年分别挂牌为民盟中央、民盟浙江省、民盟杭州市盟员传统教育基地。

自建院以来,杭科院就以创新运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培养高职人才为己任,紧紧围绕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育人定位,构建起“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并重、基础理论与技术技能并重、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并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并重”的“四并重”人才培养体系。“四并重”体系中,第一个并重强调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兼备,体现了对陶行知“全人”教育思想的传承;第二个并重建立在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基础上,强调基础理论与技术技能的同步培养,凸显了高职教育理实一体的教学特色;第三个并重贯彻了陶行知的“社会即学校”思想,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抓手,以构建社会育人和实践育人共同体为旨归;第四个并重以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为着眼点,强调主课堂与社团生活、校园生活、校外生活等广泛的“第二课堂”之间的同向同行、共利共融。

经过10余年的实践探索,杭科院逐步形成了研究和运用“生活教育”学说的实践成果和办学特色,可以归纳为六大启示与实践。

陶行知的“全面教育”思想对高职教育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启示

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的基本宗旨是建设“合理的人生”“理想的社会”,为实现人类解放培养“心、脑、手并用”、真善美合一、具有创造性的“全面发展”的“真人”。这一“全面教育”思想,让教育回归到现实生活本源,既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生活、为了“改造社会”,又强调教育的对象和目标是培养具有健康的体魄、敏捷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完善的人格、高超的能力的“真人”“全人”。

陶行知的“全面教育”思想对于指导高职院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具有启示意义的。一是指明了高职教育的宗旨使命是为社会的,高职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是指明了高职教育的育人使命是为人类的,高职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人的身心潜能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三是指明了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育人特色在于培养“手脑双挥”的动手型、实践型人才。

杭科院为完成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全面教育”思想的启发下,确立起“德业兼修、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明确提出育人不能单纯以“就业”为导向,而应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在追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强调“以德为先、以德贯穿”、强调知识技能与素养素质的同步发展。在育人实践上,杭科院采取的主要举措是实施“知行千日”大学生成长方案,围绕每一名学生的1000日(3年)在校时间,实施“启航工程”“引航工程”“助航工程”,为学生的思想教育、行为习惯、专业学习、职业素养、健康生活提供具体指引。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思想对高职实践育人的启示

陶行知强调教育必须以生活为中心,“是什么样的生活,就是什么样的教育”,又强调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来进行,“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要把教育展开到生活所包含之领域,把生活提高到教育所瞄准的水平”。陶行知认为,学校生活只是社会生活的起点,学校与社会之间不能有“高墙”,既要处理好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充分运用社会的力量来提高学校的教育效能,又要以社会改造为教育的使命,将教育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为社会改造和发展服务,“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

教育与生活共济,学校与社会共济。高职院校必须尽力避免教育与生活、社会的脱节,尤其是在实践育人中要充分认识高职的“跨界属性”,积极地与社会各方力量联手,建立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密切联系的机制,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育人机制,创造性地弥合生活与教育、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鸿沟。

在“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思想的指导下,杭科院坚持以需求引领办学,将产教协同发展作为学校的四大发展战略之一,坚持和完善“政校产教协同发展”的实践模式,全面深化拓展与地方政府部门、产业集聚区、行业主管部门、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与钱塘新区共建“智能制造”国家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基地,与杭州市经信部门共建“两化深度融合促进联盟”“杭州数字工匠学院”,依托杭州市城乡建设部门和建筑行业骨干企业共建“耀华数字建筑学院”,依托杭州市旅游部门和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共建“杭州国博学院”,与杭州市及各区县市教育部门共建“教师发展学校”……截至目前,学校共与3个地方政府部门、7个市级行业主管部门、23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建设紧密对接产业链、需求链、创新链、人才链的专业体系和育人平台。杭科院积极推动政行企校形成“育人共同体”,为学生成长提供尽可能宽广的平台。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启示

“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被誉为整个“生活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的基石,强调的是教育以社会生活实际的“做”为中心,行动(劳力)和思想(劳心)结合才能取得“真知”。

“教学做合一”思想对于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高职教育来说,具有不言而喻的现实意义。一是在教育教学法上指明了路径。在高职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学、做”三个要素必须有机结合,理论和实践要统一。二是在教学课程论上指明了方向。高职的课程建设应基于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以“生活中的事”为中心。三是在教育法上指明了原理。高职的“教”和“学”本质上都是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都是“做”。

杭科院受“教学做合一”思想启发,提出了深化以“行知文化”为引领、职业发展为导向的育人模式改革,从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入手,根据陶行知“三力论”和“常能论”,构建以生活力、学习力、思想力为基础,以自动力为引领,以创造力为关键的“五力”人才培养核心能力目标;推动“理实一体化”和“项目制教学”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大力开设选修课和素质拓展课;独立设置素质拓展活动周和专用时间,建立素质拓展认定学分与毕业学分互通的立交桥。

陶行知的“生利主义”和“创造教育”思想对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生利主义”思想是陶行知提出的职业教育的本质论。他认为职业教育要培养“生利人物”,或能“生有利之物”、或能“生有利之事”,并以“生利本领”服务社会和国家,达到“利群”的目的。陶行知的“生利主义”思想为职业教育正了名。他指出的职业教育的“利群性”特征,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个性特征、人格魅力等素质,对当今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生利主义”的“利群”精神和意识的培养正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和首要任务。

“创造教育”思想是陶行知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创造教育”的目标是创造出“真善美的活人”,主要体现为富于“创造力”和“手脑双全”。陶行知认为,“创造教育”的途径就是“融于生活”,创造条件使学生在生活中充分发挥能动性,手脑并用,知行合一。

从“生利主义”和“创造教育”出发,杭科院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主线,以行知创业学院建设为抓手,整合校内外资源,根据不同层级创业学生的需要,开设“雏鹰班”“飞鹰班”和“雄鹰班”,提供相适应、相匹配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指导,通过生涯教育、分层培养、模拟仿真、政策经验、创业社团、创业竞赛、项目孵化、作品展示等搭建分层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学校建有近3万平方米的创业园,已成为浙江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并引进80多家科技孵化企业。行知创业学院在创业园1—4楼开辟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场地,为创业培训和学生创业团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创设条件。截至目前,学校建立了7个创业孵化基地、68个创新创业型社团,累计8598名在校生参加创业培训,“新苗人才计划”立项21项,学生注册成立企业73家,学校获得了“浙江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浙江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等创新创业工作荣誉。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和师范教育思想对高职教育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20世纪20年代中期,陶行知就开始了对农村教育的调查和改革试验工作,是太阳集团城娱8722改革农村教育的开拓者。他深刻认识到,农民是太阳集团城娱8722的主体,太阳集团城娱8722教育的重点在农村。据此,他明确主张:要改造太阳集团城娱8722社会,必先改造乡村社会;要改造乡村社会,就必须使教育下乡,“用教育的力量,来唤醒老农民,培养新农民”。值得注意的是,陶行知还是我国乡村师范的提倡者和创建者,他曾明确主张以乡村师范作为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以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生活的灵魂、以乡村自治作为改造乡村的组织保证。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和师范教育思想对于高职教育践行乡村振兴战略颇有启示意义。高职院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和城市的中低收入家庭,近3年来,850万家庭通过高职教育拥有了首代大学生,服务区域社会的乡村振兴发展也是高职“扎根太阳集团城娱8722大地办教育”,有力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应有之义。

2019年,杭科院与杭州市和富阳区的政府部门共同组建了乡村振兴学院,次年升格为“杭州乡村振兴学院”。“杭州乡村振兴学院”按“人才培养、政策研究和示范点建设”三位一体定位,已培训省、市、区各类乡村振兴实用人才累计3600余人次;承接乡村振兴决策咨询课题共33项,已完成16项;建立乡镇层面的示范点和建设基地两个。此外,学校高度重视乡村幼教事业,把学前教育视为服务乡村振兴的“根性工程”。学校面向杭州两区五县(市)乡村定向培养学前教育(师范)专业师资,截至目前累计招收培养856人,毕业642人,全部回到杭州乡村幼儿园从教。学校还建设了幼儿园教师培训中心,面向杭州西部区开展幼儿园教师培训,同时发挥“杭州市职业技能定点培训机构”的作用,开展初、中、高级育婴员和保育员的定点项目培训,努力为周边乡村的学龄前儿童提供优质教育服务。

陶行知的“教育与人生为始终”思想对育训结合和终身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的终身教育思想包含两层基本意思:第一,“教育与人生为始终”;第二,“家庭、店铺、工厂、机关、寺庙、民团军队及现有学校做下层之教育场所”。陶行知的终身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终身化与一体化,即:在纵向上,要实现从零岁开始直到老年,包括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成人教育3个层次的一体化;在横向上,要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3个方面的一体化,以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适应太阳集团城娱8722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保证“川流不息的现代化”。

“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陶行知的终身教育思想强调人的全程培育和不断学习,模糊教育与培训的边界区分,强调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普通教育到平民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系统连接,具有鲜明的全程性、整体性、全面性特点,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

杭科院深受陶行知的终身教育思想影响,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和开放大学“两块牌子”的优势,坚持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融合发展。一方面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创新“两教融合”业务模式,以国家开放大学杭州实验学院建设为抓手,建立多层次的办学网络,积极融通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形成学习成果积累、转换与互认的新型机制。以高职综合办学和专业建设为优势,大力推动职工教育培训,积极打造继续教育和各类培训的中高端长线品牌。另一方面,学校积极服务于杭州学习型城市建设,以“杭州市民大学堂”项目为基础,以“杭州市终身学习网”建设为抓手,以杭州社区大学为平台,构建形成多层次的终身教育网络体系,推动“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高职教育是我国倡导的教育类型。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转型升级,高职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探索形成了具有太阳集团城娱8722特色的教育模式。目前,全国共有高职院校1400多所,高职在校生达到1134万人,5.8万个专业点覆盖了国民经济的主要领域。新时代的高职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持续创新探索,借鉴、运用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这种既符合国情又适应世情的本土原创性教育理论”,可谓大有裨益。正如国内著名陶行知研究专家周洪宇教授所言,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符合教育的内在规律”,“是太阳集团城娱8722与世界教育宝库中的一笔弥足珍贵的思想财富”,值得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发掘与运用。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谢列卫)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