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誉为全国职业教育教师类“级别最高、难度最大、最具含金量”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赛项落下帷幕,宁波市中职代表队取得历史性突破。教学能力比赛喜获3金3银3铜,班主任能力比赛勇夺3金2银!
据了解,教学能力比赛共收到来自全国的参赛作品1045件,宁波市中职代表队选送作品9件,获奖率达100%,居全国37个代表队前列,位列全国计划单列市之首;全国共239名教师参加班主任能力比赛,产生一等奖24个,二等奖48个,三等奖72个,宁波市5名教师参赛,获奖率100%,金奖率60%,狂揽全国金牌总数的1/8,位列城市排行榜之首。
“我是第一次参加由教育部主办的国家级赛事,12月7日,得知自己入围决赛名单,激动地同时也有一丝隐隐的担心,因为那一天宁波刚好因为疫情启动I级应急响应。”鄞州职业高级中学的史怡青回忆说,“我们团队中的一名核心成员家在镇海,决赛期间被隔离在家,没有电脑,我们通过手机联系,她以最原始的方式一只笔一张纸和团队一起作战。”
决赛时,3天半时间需要拿出2个方案的文字稿,录制2个8分钟的方案介绍视频、1个30分钟的班级活动视频。
“最具挑战的环节是班级活动策划,我抽到的选题是‘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整整一天时间,团队反复探讨找各个切入口进行尝试,10日晚上11时拿出第一稿,11日又推翻重写,经过6次修改,《做规范物流人,守最后一公里——致远班的招聘会》班级活动策划方案才定稿。”史老师所带的20级物流一体化班级的学生非常配合拍摄,她说,拍摄过程让她看到了很多学生的出彩时刻,“比赛不仅是属于我的比赛,也是每个学生的舞台,我们共同成长。”
宁波外事学校赵钰子负责的学前团队凭借《幼儿生活活动卫生与保育》获得了教学能力比赛专业技能课程组一等奖。
从市赛到省赛、再到国赛,一路闯关过来,赵钰子感慨很深,她团队的四人是六个孩子的母亲,年龄都在40岁上下,要打磨5000字的教学实施报告、16个课时的教案,并设计区域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是一场硬仗。赵老师说:“希望给年轻人做一个榜样吧,想告诉他们其实什么时候开始努力都不晚。”
赵钰子在接受采访时谈到,这次经历让她感到国赛比的其实不是一个团队或者一个人的能力,而是一个城市的实力。她坦言,备赛过程中教研员提供了很多资源,“教研室非常用心地给我们指导,每一个节点都参与了。”
宁波市职成教学院负责教学能力大赛的教研员苏东伟谈到,教学能力大赛不关注课堂表面的的热闹和精彩,而是深挖课堂的根,关注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对学生的评价。“教育类的保育课程、计算机类的编程课、财经商贸类的财会课,都是较难‘出彩’的课,我们团队设计的作品能拿到一等奖说明宁波这几年‘三教’改革扎实有效!”
“的确如此,我们组建了比赛集训群,邀请了专家,专家们非常敬业,指导选手时不厌其烦,有时候甚至忙到凌晨。” 宁波市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负责班主任能力大赛的教研员张盛说。
比赛前后历时一年,在疫情局势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下,各参赛选手顶着持久作战和赛制调整的高压,始终坚守初心坚定前行,聚焦作品研磨、精益求精;各参赛学校全力支持,克难攻坚力保每份作品的高品质; 宁波市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多次组织专家团队集中研训和个别辅导,为参赛作品精准把脉。
作为赛项的组织与统筹单位,宁波市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在宁波市教育局的领导下,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发展与建设,以国赛为抓手,深化“三教”改革,健全“三全育人”格局,统筹推进教师综合素养提升工程,充分发挥比赛“以赛促进、以赛促建”功能,依靠“校-县-市-省”四级选拔机制,广泛发动、选育结合、研赛互促,构建起“培育-参赛-获奖-孵化”机制,以点带面,播撒一颗颗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种子”。(田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