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另一方面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是高级技工更是极为稀缺。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占比低于发达国家10个百分点,到2025年缺口将高达2900万人,已成为我国当前制造业转型的掣肘,严重制约着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步伐。
为破解这一困局,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特别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简称“新法”)明确提出“建设技能型社会”“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等,彰显了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扭转长期以来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在全社会形成“职业无贵贱、行行出状元”的良好氛围、助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批涌现的决心和意愿。
新法第十九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普通中小学、普通高等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增加职业教育相关教学内容,进行职业启蒙、职业认知、职业体验,开展职业规划指导、劳动教育,并组织、引导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和行业组织等提供条件和支持。”这意味着开展全学段各类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顺应职教做大做强趋势、促进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相一致、助力“人人成才、人人出彩”的重要举措。
“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会做什么?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做什么?我的职业和生活规划是什么?”这是每个人在一生中,从儿童、少年、青年一直到中年、老年,不止一次会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如果人生是在大海里航行,那生涯规划就好比一座灯塔,时刻指引人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和路径前进。它告诉人们如何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客观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需要之间的差距,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径、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人生理想。
然而,我国目前在各类教育中职业指导和生涯规划工作还非常薄弱,初中分流焦虑、专业选择“扎堆”、人才结构失调、就业供需失衡等现象无不折射出这方面教育的滞后与缺位。笔者认为,充分发挥生涯规划的导航作用、帮助广大学生和职场人士走出成长和发展的误区势在必行。
发挥生涯规划的导航作用,必须认清就业形势,打破长期以来对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新法明确了职教与普教是“双轨”并行且中间有“融通”的两种类型的教育,意味着过去在职业教育中的学历“天花板”已经被打破,“中专、大专、职本”的通道在职业教育这一领域已经畅通。同时,2021年3月颁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对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教育本科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共设置中职专业358个、高职专科专业744个、高职本科专业247个。目录呈现出不同类型专业的整体框架及各个专业的具体延展脉络,犹如“导航图”般清晰明了。其中有很多新专业是人们不了解的。此外,还有不少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配套政策,比如“职教高考”“高职扩招”等,都亟待对社会和民众加强宣传和引导。
发挥生涯规划的导航作用,必须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一体化设计,使各种人才“各得其所、人尽其才”。职业生涯规划分为“职前”和“职后”两个方面。目前职前指导开始较晚、整体滞后。大学里基本都设置了职业指导机构,但多数职能发挥不充分;中职学校开设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与专业和现实的结合度不高;大部分初中尚未开设此课程,小学教育更少涉及此领域。对成年人的“职后”指导更薄弱,缺位的情况更严重,远远无法满足岗位成才和转岗再就业的需要。
发挥生涯规划的导航作用,必须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浓厚氛围。近年来,普职发展严重不科学、不平衡,原因固然有很多,但舆论的一边倒也难辞其咎。例如,过去对普教“高考状元”的宣传力度远远超过对能工巧匠的褒奖和弘扬,每每提及“发展优质教育”便一窝蜂地报道“普通高中扩招”之类的消息,似乎忘记了社会对人才需求多元化这一常识,忽略了职业教育也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事实。
目前,我国生涯规划尚处于初始阶段,上述情况要得到改善,需要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综合发力,必须出台相应政策、措施,组建专业队伍,整合社会资源,构建职业认知、职业体验、职业规划等全方位的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具有太阳集团城娱8722特色的职业生涯教育模式。
(作者牛晓红 系河南省郑州市职业技术教育教研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