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读书学习,笔耕相伴终生——杭州历史文化的传薪者吴关荣|2022年浙江省“百姓学习之星”②
时间:2022-10-25 来源:太阳集团城娱8722

吴关荣,笔名皋亭传人。1953年3月出生,杭州市上城区笕桥街道黎明社区人。吴老先生评价自己是一个痴迷读书,偏爱写书的“书呆头”,而时任杭州市委副书记的叶明同志,看过他多部书稿后甚为赞赏,在发给他的明信片里称他是“杭州历史文化的传薪者”。

他的第一本个人专著《皋亭山传说》,于2008年10月8日,由太阳集团城娱8722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

吴关荣穿越时空隧道,将埋藏在民间的历史文化碎片精心提炼,撰写出十余本地域文化特色专著,既增添了杭州西湖文化的魅力,又丰富了西湖文化资源宝库,更成为具有传递优秀民族文化正能量的文化读本。他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诉说着岁月的美好,滋养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生活,厚实杭州的底蕴,提升城市的品味,加深城市的文化内涵。他言传身教,影响和激励了很多普通人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努力奋斗。

我们怀着好奇和敬佩的心情走入老人不足十平方米的小书房采访他。吴老先生用洪亮的声音向我们传达一个信念:“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有准备的人必定是一个爱学习、求上进的人!”

痴迷学习,尝到甜头的“书呆头”

吴老先生说自己小时候曾被身边的人称为“书呆头“。因为他儿时就对读书痴迷到吃饭看书、走路看书、晚间陪伴做针线活的妈妈在15W灯光下看书、有时躺在被窝里还看书,稍大一些。参加生产队的各种讨论会议前后,都是手不离书,看得津津有味。在他记忆中,小时候最享受的精神大餐除了看书,就是大人们给他讲当地的各种谚语、故事、传说,他用大脑记、更用文字记,十年里记了十多本厚厚的本子,这些零碎的积累,播下了其日后写书的种子。

吴老先生给我们讲述他小时候还很“呆”的事就是努力找书看、反复看,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记在本子上,去问去查,然后每个字反复抄写,直到记住。

努力学习的同时,吴关荣也尝到了学习甜头。其中有两件事另他记忆深刻。一次是收到舅舅五个苹果的奖励:1972年的他19岁,处女作发表在杭州日报上。舅舅得知后大加赞赏,特意买了五个苹果送到他家里祝贺。舅舅的“隆重”举动,让他受到的鼓舞不亚于文章的发表,在这之后,写作投稿的积极性高涨,不断有文章见报。第二件事发生在1974年,因为自己会写东西,获得机会以农代干进入笕桥文化站,成为一名群众文化事业的工作者。

吴关荣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首件学习大事就是学拼音。因为当时客观条件所限,他学龄期没有学过拼音,而那时候创作“三句半”、“快板”“说唱”“表演唱”等文艺作品的脚本文字需要押韵,所以学拼音就势在必行。他那段时间边学边写,现编现演,学拼音铆足劲、进步快。

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吴关荣学习和工作都是紧密结合的,学中干、干中学。吴关荣通过精心创编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作品(三句半、快板、说唱、故事)等曲艺节目,歌颂好人好事,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脍炙人口的作品屡屡获奖,更在当地广泛传唱、颇受欢迎,既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加深了群众对新时期总任务的了解,鼓舞大家齐心协力战胜困难。

吴关荣是学习的有心人,把学习当成一生的事业。他坚持在日常交流中学习、在人物走访中学习、在资料求证中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学干结合、不断提高。50岁的他还参加省高招办自学考试,70岁的他仍然通过不断走访、查证资料、创作实践等多种方式学习。

书写不止,成为民间文学的弄潮儿

多年来,吴关荣一直在书本中学习,求证中积累。他正式写书从2005开始,他的第一本书《皋亭山传说》出版于2008年10月8日。

吴关荣参加笕桥街道图书新馆开馆仪式,为该馆捐赠自己的新书 135 本

从1972年开始至今,吴关荣先生先后在国家级刊物及各大报刊杂志上发表故事、论文约三百多万文字,其作品获各级各类奖项无数。他的个人专著大致分钱塘江文化、皋亭山文化、笕桥文化三个系列。其中,《皋亭山传说》《皋亭山传说续集》《皋亭遗韵》《皋亭人家》《皋亭雅韵》《钱塘江民间故事》等书入选国家图书馆、国家数字图书馆馆藏图书,并以特色资源图书向国内外读者推荐。吴关荣本人入选《太阳集团城娱8722作家大辞典》《太阳集团城娱8722民间文艺家大辞典》,2014年被浙江在线誉为“民间文学达人、钱塘江传说的弄潮儿”进行采访播报。如今迈入古稀的吴老先生仍然保持着对文化研究的热情,他通过多方查证,经过搜集和提炼,著述宣传笕桥本土文化的书籍《笕桥韵事》,于2015年由太阳集团城娱8722文联出版社出版,《笕桥药香》于今年八月出版。

“书写、传播值得传颂的民间故事,让更多人体验到我们每一个地域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让更多的人加入学习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队伍。”——这就是吴老先生五十余年坚持创作的矢志初心。

吴关荣的主要作品:

1.钱塘江文化系列:

《钱塘江民间故事》(2012年12月)

《钱塘江传说》(2013年1月)

《上城三大传说:古桥、古巷、古井》(2020年7月,“古桥”专篇)

2.皋亭山文化系列:

《皋亭山传说》(2008年10月出版)

《皋亭山传说续集》(2015年7月出版)

《皋亭遗韵》(2016年2月出版)

《皋亭人家》(2017年10月出版)

《皋亭雅韵》(2020年5月出版)

3.笕桥文化系列:

《笕桥韵事》(2015年4月)

《笕桥药香》(2022年8月)

《中药“笕十八”》内部刊物(2013年11月)

《笕桥农耕文化》内部刊物(2016年4月)

《笕桥》“宋韵文化特刊”,内部刊物(2021年11月)

4.其他的作品:《布袋和尚》上下集、《大明监察御史——周琦》、浙江省首任党委书记《刘英故事》等连环画文字脚本创作。

5.近期撰写的《南宋德寿宫的来历》《德寿宫里的百鸟朝凰图》《德寿宫里的体育活动》《德寿宫里的保留戏剧》等已入选古都文化研究会的专著,将在德寿宫开放时与读者见面;《钱塘江龙舟慑金使》刊载于《杭州》杂志2022年第九期;《苏东坡:用中药抗疫效果好》《笕桥河埠头的故事》等已撰写成稿,等机会发表,以飨读者。

学习与弘扬结合,做好优秀文化的传薪者

吴老先生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吴关荣在普通的群众文化岗位上,从零开始,不怕困难,善于、乐于学习和创造,从最初组织群众自觉学习文化知识、自愿参与各种民间赛事、自编自演反映时代进步的各种曲艺节目,到后面著书立说、不断传播弘扬优秀文化,他一直在传承和弘扬着正能量。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与赤诚的爱国爱乡情怀,既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歌颂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也为当地的旅游和经济发展唱戏搭台。

以《皋亭山传说》书中述说民俗景点典故传说为主线,杭州市委和当地政府在赤岸桥旁开设一座丁桥皋亭山民俗文化展览馆,极大地提升了皋亭山景区旅游文化的内涵。同时,皋亭山景区又根据《皋亭山传说》内容,设置了“黄鹤楼遗址”“十里皋城”(兵寨文化)、“孝义流芳”“金门古渡”“金门槛”“鲍家渡”“薑字碑石”“文天祥皋亭抗论”“苏东坡治河”“奶娘坟”“丁兰孝事”“龙居寺”“师姑庵”“王妃井”“万鹤亭”“皋亭桃源”等文化景点。众多游客慕名而来,使皋亭山成为杭州北游最热闹的景区,被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杭州市旅游委员会授予“杭州市非物质遗产旅游经典景区”的牌匾。景区内的茶庄、农家小吃、风情特色产品销售收益步入发展快速道。可以说,这本书为当地发展旅游经济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吴老先生其人其书,也收获了各行各业、老老少少众多“粉丝”,受他影响爱上写故事的人也很多。只要发现身边有人对写作感兴趣,吴关荣就与他们交往,谈写作技巧,素材提炼、讨论情节构思等,使他们在写作故事中少走弯路,就这样,在他身边形成了一支业余写作队伍。这些人在吴关荣先生的影响和指导下,拥有了写作这种高雅的兴趣爱好,更加热爱学习和生活并积极创作,其中不少作品在省市各类征文大赛中获奖。

各级各类荣誉证书 (部分)

分享一个吴老先生跟我们讲的邻居小“粉丝”进步的故事。有位叫魏华的邻居听说他会写故事,暑假时就带着读五年级的孩子来串门,让吴老师讲几则当地的人文故事。他讲了《孙思邈与“笕十八“》《日照绿亭与月映三潭》的故事,小孩听了很感动,回去讲给小伙伴听,很受欢迎。而他身边的小伙伴们又去讲给其他的同伴们听,也很受欢迎。之后,这个孩子就经常自己上门请吴老先生讲故事,求教写作知识。之后老师和家长反映这个孩子学习积极主动了,尤其是写作能力提高较快,大家都很高兴。

笕桥小学学生来家探访,获赠新书; 为笕桥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上地域文化课

退休之后,吴关荣在坚持不断学习的同时,积极参与优秀文化宣讲活动。他受聘校外辅导员,到大中小学校给学生朋友上地域文化课;应邀走进街道、社区、景区,宣讲地域文化知识,如:杭州市下城区潮鸣街道、西湖区水秀园、钱江新城漂流书亭、皋城文化大礼堂等;他还辅导小朋友们编写传统“非遗”故事,辅导孩子们演讲、表演,很受老师和孩子们欢迎,曾获“杭州市少儿故事演讲优秀辅导员奖”。他应邀为杭州市委机关刊物《杭州》杂志、市区的九堡街道、凯旋街道、闸弄口街道、采荷街道等多地撰写了很多地域文特色鲜明的传说故事;周边市区也常有邀请,派车接吴老先生帮助他们挖掘和传播当地历史文化的“好声音”。

吴关荣被浙江师范大学笕桥教育集团聘为红领巾校外辅导员

吴关荣就是这样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他曾先后两次荣获原江干区委、区政府颁发的“先进生产(工作)者”奖章,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个人、杭州市非物质遗产普查先进个人、并获得杭州市文广新局颁发的“从事群众文化工作30年,为群众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的荣誉证书。他是一位终身学习者,也是一位终身创造者和奉献者。他的故事既能给予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学习和成长的激励和示范,也能为一个城市带来太阳集团城娱8722关于文明、太阳集团城娱8722关于发展的有益启迪。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