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中央、省、市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依托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优势,成立衢州乡村振兴学院,助力打造“乡村振兴大讲堂”,赋能衢州市乡村振兴发展,主动探索脱贫攻坚与共同富裕有效衔接的新时代农民继续教育模式,努力把乡村振兴讲堂打造成农村基层的“主题教育主阵地、乡村振兴主载体、基层治理主平台”。讲堂开展的培训扶贫入选2020年浙江十大精准扶贫案例,“衢州月嫂”入选国家级创业优秀项目,“乡村振兴大讲堂”继续教育培训模式荣获2021年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乡村振兴大讲堂成立以来,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在统筹教育资源,创新培训模式,打造培训品牌,培育乡村人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建平台、营氛围,夯实办学基础
积极整合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办学资源,把区域内6所国家示范中职学校、103个乡镇中心讲堂、1438个村级讲堂加入了学校的教育框架,构建了统一管理的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开放式、全覆盖的“乡村振兴大讲堂”办学网络,统筹1000万元资金用于讲堂教育培训工作。在全市范围分批建设遴选示范乡村振兴讲堂,通过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形成各地乡村振兴讲堂建设中对标看齐,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根据工作实际汇编了《乡村振兴讲堂擦亮全面小康成色》《讲堂里的振兴故事》等一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学习资料,为全市乡村振兴营造浓厚氛围。
抓考核、优服务,强化质量管理
精心设计选课流程,根据“线上+线下”“点单+选单”“必修+选修”“课堂+基地”计划,建立了全市讲堂预约讲师报备课程平台,所有课程和师资录入线上选课平台,供全市各级讲堂按需选课选讲师,形成了“农民下单、学校配菜、专家掌勺”的全新乡村振兴讲堂教学模式。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开展质量管理,对讲师、讲堂实行动态考核,从听课人数、学员满意度、讲堂管理员评价三个维度动态评定讲师星级,从讲堂预约次数、教学组织、报备质量评定三个维度动态评定讲堂等级,确保乡村振兴讲堂教学模式落地落实,不断提升培训质量。梳理基层代办高频事项,制作课件资料上传云课堂,供全市讲堂管理员复习,开展讲堂管理员考核,实现全市讲堂管理员持证上岗全覆盖。
编教材、建基地,统筹教学资源
制订《乡村振兴讲堂师资管理办法》《乡村振兴讲堂资金管理方案》等教材、师资建设等标准制度,促进师资、智库、教材、课程和教学实训基地等各种资源有效整合汇聚。汇总整理全市3800余名师资的基本情况、研究领域和主讲课程,按照乡村振兴10大类主题进行了分类建档。建立党史教育讲师团、兴村治社名师讲师团、8090讲师团、银发讲师团、乡镇干部培训讲师团,聘请5位知名专家组成立衢州乡村振兴讲堂智库。汇总编印10大类教材70本(种),1100余册,精心制作240余部视频课程。评选出党建特色基层治理示范点、乡村休闲旅游特色村、种养殖基地等80个市级实训基地。
抓重点、打品牌,领航乡村培训
构建乡村振兴讲堂“133”培训体系,着力打造“乡村振兴讲堂”“农民双元制学历教育”“衢州月嫂”三大品牌。聚焦建党百年华诞,依托讲堂举办红色宣讲月活动与“百匠优艺”振乡村活动,优选102名党史类讲师,奔赴各地乡村振兴讲堂、实训基地,一对一,点对点,送党课、送信息、送技术、送服务,宣讲党建好声音,传播产业新技能。积极对接浙闽赣皖四省边际职业培训联盟,扩大乡村振兴讲堂知名度,利用四省边际区位优势开展产业特色培训,积极打造四省边际职业培训“桥头堡”。依托乡村振兴讲堂“1(衢职院)+2(电大、党校)+N”办学架构,努力打造田间地头的乡村振兴“大学课堂”。启动乡村振兴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2021-2023),共203名村干部通过全国成人高考,进入学校2022级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就读,从而确保全市村干部专科学历达标,提升村干部服务群众、发展经济、化解矛盾、依法治村的能力,让村干部成为扎根乡村、带动乡村、振兴乡村的的“领头雁”。
开直播、解民急,提升助农实效
积极抓住社会热点,主动融入全国“村播”基地建设工作,依托学校专业,组建专业师资库,助力村播学院形成“专业师资+大咖师资”“基础课+实践课”培训模式,对全市600余名主播开展培训,提升主播技能实践水平。在“新农人”培训中植入了“村播”课程,培养了具有“村播”能力的学员850余人。克服疫情期间不能集体线下开课的实际困难,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依托钉钉直播平台开办“空中课堂”,让农民朋友通过手机就可以获取相关知识培训,为农民搭建了更加直观便捷的培训平台,努力确保疫情期间线上“理论+实践”“课堂+基地”教育培训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等质同效。全市各级讲堂开展“空中课堂”1900余场,精准服务春耕备耕和疫情防控,积极助力农业农村发展。
家政月嫂培训
开化乡村讲解员
农家大厨
无人机培训
种养殖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