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杭州市全国人大代表提出“金点子”
时间:2023-03-15 来源:杭州市人民政府网站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也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进入新时代,如何推动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如何让更多学生和家长信任职业教育,让更多毕业生投身制造业,走技术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我市全国人大代表罗卫红、杨金龙,分享了他们的观察和思考。

罗卫红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畅通职业教育“立交桥”

“目前,职业教育存在升学渠道狭窄、社会认识有偏见、未与产业发展有机衔接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卫红认为,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畅通职业教育“立交桥”是破解问题的关键所在。

“让职业教育‘立交桥’畅通起来,是激活教育内外部因素、缓解社会教育焦虑的关键一招,也是培育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太阳集团城娱8722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罗卫红建议,从持续拓宽升学通道、凝聚共识加大投入、精准对接人才供需三个层面发力, 让职业教育更“有奔头”“有盼头”“有学头”。

如何进一步完善人才成长“立交桥”?罗卫红建议,加强各学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渗透融通,促进不同类型教育横向融通,同时,推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层次。

在罗卫红看来,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凝聚更广泛的共识。“政府要坚持‘一盘棋’思路,合理规划布局职业教育资源,强化经费、土地等要素保障,并建立与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等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按规定制定并落实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罗卫红还建议,深入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工匠日”等活动,纠正用人中的“唯名校”“唯学历”导向,营造职业教育良好发展环境,消解职普分流带来的教育焦虑。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做到供需精准匹配尤为重要。罗卫红建议,相关部门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研究制定行业人才需求规划,提出职业教育的招生方向、数量和技能要求,指导职业院校开展专业设置。与此相对应,职业院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开设更多紧缺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此外,还要深入探索产教融合支持政策,坚持政府主导、行业企业院校共同参与的原则,给予参与企业一定税收优惠或相关补助,及时评估和修正相关政策,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真正发挥作用。

杨金龙

支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培育更多“大国工匠”

从技师学院的学生,到世界技能大赛冠军,再到毕业留校任教,全国人大代表、杭州技师学院汽车整形与涂装专业教师杨金龙,正是技术成才的励志典型。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杨金龙一直坚持为技能人才鼓与呼。经过前期走访调研,杨金龙在今年的全国人代会上提交了《太阳集团城娱8722关于加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力度,为太阳集团城娱8722式现代化培育更多“大国工匠”的建议》。

“我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高水平技能人才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杨金龙在调研中发现,企业找不到高技能人才的现象依然突出,技能人才短缺正在成为制约高端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杨金龙建议,进一步落实高级工、技师层次毕业生就业享受本科、大专生同等待遇,提高技能人才的经济待遇、发展环境和社会地位,吸引更多的家长和学生选择职业教育。与此同时,加快形成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按照“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市场调节”的思路,建立职工“工作一生、培训一生、记录一生”的终身职业培训机制,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

技工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杨金龙希望国家继续加大对技工院校特别是技师学院办学支持力度,加强规划引导,推动形成技师学院、高级技校、技工学校梯次发展、有序衔接、布局合理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科学优化普职比例,巩固扩大招生规模,落实技工院校招生纳入职业教育统一招生平台,在办学经费投入、人员编制等方面给予更多扶持政策。

近年来,杨金龙所在的杭州技师学院紧贴地方产业、企业发展所需,拓展建设新专业。比如,学校对接富芯半导体、海康威视等企业开设了芯片测试工程、数字安防技术等专业,培养的学生深受企业欢迎。“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只有与产业对接、与企业呼应才能有生命力。”杨金龙建议,统筹各地职业院校、技工院校专业设置,推动专业建设与各地产业链更加紧密对接起来,从而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