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山南麓,茂林深处有一座千年古刹——智者寺,历经千载风雨,复见盎然生机。鲜有人知,在距离智者寺一公里的狮山脚下,一所中职学校正以“智者”为名,行传承之事。
记者日前走进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一间教室门口堆着形态各异的陶瓷器皿,格外惹人注目。“智者瓷社可是我们的‘秘密武器’。”学校党委书记吴文军满脸自豪地说,智者瓷社引非遗进校园,不仅是学校将传统文化与专业技能相融合的创新实践基地,更是让专业课学习充满文化味的一道桥梁。
是教室也是工作室,
是教师还是师傅
“做瓷可不容易,72道工序不能马虎,都是老一辈师傅们代代传下来的……”还未进教室,洪亮有力的声音就传了出来。教室入口处,一面特别的屏风墙引人驻足——这面墙由一块块小瓷板组成。据了解,墙上的每一块瓷板都是学生们亲手制作的,是用盘泥条、堆塑、雕刻等手法完成的婺州窑作品。瓷板上,有的刻着姓名缩写,有的刻着喜欢的一句话,还有一些人把梦想刻在上面……
“盘条泥可有自己的‘小脾气’了,大家在制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记者的思绪被拉回课堂,讲台上,教师正在为学生演示如何给盘条泥制品补水。她叫顾童,出身教师家庭,却不是一名传统意义上的教师。
从小学习篆刻和绘画的顾童,曾做过企业工会书画宣传干事、广告公司设计师等,机缘巧合下来到江西景德镇,在当地瓷文化的感染之下,她逐渐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将陶瓷和篆刻两项技艺相结合,探索印章元素在陶瓷上的应用。
通过在景德镇的学习和不断进修,顾童对家乡的传统制瓷技艺——婺州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后,她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新华为师,系统学习婺州窑烧制技艺。“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如果不能流传下去,太可惜了。”如今,顾童已经是金华市工艺美术大师、第五批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与师父陈新华一样,她将非遗传承看得很重。
2018年,金华市把“弘扬婺州文化、振兴婺州窑”列入了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在陈新华的牵线搭桥下,金一职聘请顾童进校园主持智者瓷社的教学工作,为艺术、旅游等专业的学生开设婺州窑相关课程。4年来,智者瓷社已开设课程10余门,为学校师生和社会人士传播文化与技艺、授课及培训逾1000次。吴文军认为,为社会培养非遗传承人,中职学校义不容辞。
为了让课程进入学生的内心,顾童想了很多办法。除了将佛手、茶花等金华本土文化元素及二十四节气、五十六个民族文化符号等融入婺州窑陶瓷艺术,她还紧跟潮流,教学生制作冰墩墩等卡通形象。在智者瓷社,每一名学生都会制作一枚姓名陶瓷印章,顾童将烧制好的瓷印打出印花,再复刻到陶瓷杯上,一枚印一个杯,顾童给它取名叫“婺窑瓷印——铭记一辈子”。
“因为土质的粗细不同,所以做出来的泥颜色不太一样。”面对记者的提问,学生们自信地回答。“我做的是一个花盆,底上我留着孔呢。”数字媒体专业高一学生宋朵朵正在给她的“花盆”补水去粉。
“中职学校的学生动手能力强,想象力丰富。”顾童在多所中小学和大学教授过“陶瓷印章”课程,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学生。她认为,在职业学校传承非遗技艺是非常合适的,“工匠精神的内核是相通的,这些学生以后很可能成为非遗传承手艺人”。
“师父给我打开了一扇认识陶瓷和篆刻的大门。”数字媒体专业高三学生张凯口中的“师父”正是顾童,高一开始每周两课时的陶艺课,慢慢成了张凯最期待的事情。课上,张凯制作的一枚印章,因独具匠心引起了顾童的注意。“非遗进课堂的第一步是通识,有兴趣的学生可以继续钻研。”顾童将自己的工作室也放在智者瓷社,每周二晚上她会带领参加“集训”的学生制作婺州窑印作品。
是教师也是学生,
是作业更是作品
在金一职,顾童的徒弟有很多,除了学生还有教师。“婺州窑作为金华本地的传统文化,不要说学生不太了解,很多教师也知之甚少。”旅游艺术专业教师宋晓红就是顾童的徒弟之一。
经过几年学习和研究,宋晓红的作品及她指导学生的作品已有丰硕成果。她参编的《陶瓷印的设计与制作》《太阳集团城娱8722民俗传统》等教材,荣获2021年省中职学校“多彩课堂”活动一等奖。同时,她带领的学生也在省、市级获奖60余次,她本人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以前我们的设计都是在纸上和电脑软件上,当设计呈现在婺州窑上,会有更多惊喜。”在宋晓红看来,婺州窑的引进,让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习不再“纸上谈兵”。她将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与婺州窑、篆刻等传统技艺相融合,一边当学生一边当教师,在教学相长中,她带领学生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不满足于作业和作品,宋晓红想让学生思考更多。利用节假日,她带领班上的学生将自己制作的婺州窑陶瓷杯,拿到古子街夜市上售卖。“我们的学生很多是以后要自己开工作室的。一个产品从设计到制作再到销售的流程,他们要了解。”宋晓红专门去古子街管理处申请了摊位。
“我发现能卖出去的杯子都是纯手工制作的,而且包含一些传统文化元素。”张凯带去的3个杯子卖掉了2个,他在跟顾客沟通时发现了一些“门道”。摆摊卖自己的作品,对学生们而言很新鲜,但也是一次“小考试”。
“传统文化加上一些创新,可以很潮流。”在教师的指导下,张凯先后尝试了盘泥条、堆雕等传统技艺,并逐渐清晰了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到绍兴读书后,我想再去学习一下越窑的制作工艺”。张凯所学的专业是“3+2”培养模式,毕业后他将进入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继续学习。
善于思考又勤奋,张凯对未来有了清晰的规划,顾童感到很欣慰。在推动非遗进校园的过程中,她发现传统文化虽然能与中职学校“一拍即合”,但是在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连续性上还有很多空间。2022年3月,顾童当选为金华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她说,自己将继续为非遗传承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鼓与呼”。
课堂上,学生们正在聚精会神地为手中的作品上色。“你们想不想给作品上一层釉?釉能让它更闪亮哦。”顾童询问着。“要!”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刘丹丹 陈峥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