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职教育从“就业导向为主”转向“升学就业并重”,中职教育已经捅破了过去发展的“天花板”,这意味着,经过中职教育,一部分学生将就业,另一部分学生将升学。但在具体实施中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服务升学与服务就业的中职课程设计、教学重点设置等方面是否能符合“双服务”的需求。一直以来,中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职业教育思想。新时期,这样的课程设置显然是需要调整的。二是一些地方已经出现大量普高生在高三年级转入中职学校参加对口升学现象,这是否说明普通高中与中职教育间存在“套利空间”。令人担忧的是,在考试这根指挥棒引导下,已经有不少中职学校大量消减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在一、二年级完全取消实训课,只在技能考试前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实操集训。三是随着升学比重的增加,一些紧密服务本地产业的中职学校,其产教融合将难以为继。
防止中职教育普教化
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是两种类型的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要注重扩展学生基础学力的范围,增强未来学力的发展。中职教育则属于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实现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而实施的教育。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基础文化水平为目标,具有基础性和普及性,更多是对学生通识性素养和学术素养有较高的要求,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成为一定劳动领域的专门人才,以满足现代社会职业和劳动力供求双方的需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更多是有关职业知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要求,具有明显的专业倾向和职业倾向。
职业学校存在的一个内在因素,就是人智力的多样性。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是多种因素而非单一因素构成的。中职生不是被分数淘汰的“问题学生”,他们是“迟开的玫瑰”。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表示:“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既可以满足不同禀赋和潜能学生的学习需要,又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成才空间和通道。同时,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在扩大就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所以坚持普职分流是非常必要的。”
中职教育应坚持以专业技能为主
文化素质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内在的基本品质,表明人们在这些知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等综合发展的质量、水平和个性特点。文化素质不只是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更多是指所接受的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包括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是通过个人的语言或文字的表达体现出来、通过个人的举手投足反映出来的综合素质。
“文化素质”不能简单与“科学文化知识”画等号。文化学习不能靠一时的恶补,而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能够独立思考,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断提高。
我们不能把中职的“文化知识”理解为普通高中学历水平的系统学科知识。中职学生本来就对学习文化知识“头疼”,他们进入中职后,好不容易认识到需要学习一技之长,掌握安身立命的本事,成为一个对社会、家庭有用之人,现在硬要他们重走应试老路,只会让他们更加厌学,只会让他们刚燃起的希望再次破灭。再者,在应试这个指挥棒下,会进一步导致中职教育失去类型特色,办学定位不再置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之上,而是转向帮助学生通过职教高考升学,这将会让中职学校只重视成绩,只关注那些有希望升学的学生。
中职教育需要一个新的教育顺序,其原则是先知其然,后知其所以然。知识是从实践中归纳出来的,越是基础性的规律越是抽象,离开实践也越远,也更难于掌握,而学习的原则应该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中等职业教育应该是这个新教育顺序的起点,强调的依然是实践而非理论,先有实践体验,然后再去探究其背后的原理,所以中等职业教育的“服务升学”,不是加大其本就不感兴趣、甚至厌恶的“数理化外”,也不是补其文化课程的短板,更不是死记硬背一些专业理论知识应付考试,而是让学生掌握专业通用技能,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去认识和构建专业基本理论。最终,使学生在实践中产生对其背后的原理探究的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内动力,从“厌学”到“爱学”。
中职学校如何实现升学与就业并重
要将职教高考定位为职业性升学。职业教育不能离开“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中职学校要以职业、岗位、工作为基本依据,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体系与职业、工作岗位要求的对接,强调受教育者职业能力的发展,这与中职教育服务于“就业”,与我国产业发展需要大量技术技能人才分不开。要通过建立符合其类型特点的职业技术教育层级体系,畅通学生学历层次、技能水平的提升通道。要使职教高考成为中职学生升入更高层次职业教育的主渠道,让中职学生能够根据需要沿着技术技能方向进一步提升和发展,通过高职阶段学习实现学历与职业能力的双重提升。
要将职教高考定位为职业性考试。要避免职教高考普教化倾向,考试大纲的确定,技能标准和评分标准的确定,技能考试实施过程都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注重真实操作,突出专用能力的考核,形成一个全新“职业性的考试生态”,包括体现科学性、公平性、职业性的工作任务型考试题库、工作情境式考试环境等。要避免把过程性和结果性的职业行动能力考核转变为认知记诵的考试,以“知道”来预测“做到”的能力测评,考题要涵盖学生三年学习的内容,而非以“短期突击”的形式通过职教高考。无论中职院校是以就业与升学并重,还是未来以升学为主,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和考核都应该是根基。
教育的目光不能总是盯着花园的牡丹花,还要更多投向墙角处不起眼的苔花。中职教育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而不是简单的普高化。职教高考是为孩子提供更多选择而不是让职业教育回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语数英”的老路上。我们要一个都不能少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在自己的轨道上发展得更好。
(作者王琪 单位系福建省晋江市晋兴职业中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