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在宁波市北仑职业高级中学与海天集团共同建设的“双师型”培训基地蓝领工厂内,来自北仑职高等中职学校的8位机械专业课教师看着眼前成功研发的智能一体化教学载体,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为这一项目,他们已经连续奋战了20多天了。
在这20多天里,他们深入企业一线,扎根生产岗位,不仅吸收了企业前沿的信息技术,还成功研制出了模拟企业生产实际的智能制造教学载体。
一线实践,实现“双师型”教师的进阶
据介绍,6月初,在宁波市职成教教研室统筹下,来自北仑职高、镇海职教中心、慈溪技师学院、宁波第二技师学院、凉山州盐源县职业技术中学、凉山州宁南县职业技术学校等学校的8位机电专业教师走进海天集团开启为期一个月的企业实践活动。
实践之初,几位老师就定下了一个目标——开发一套既贴近企业实际工作流程,又满足实训教学需求的教学载体。
期间,8位老师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并根据企业实践体验,不断探讨、设计、试制,最终完成了教学载体的研发。
“我们在车间实践中发现,注塑机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空腔现场,而且不容易区别。同时,我们发现合格与不合格的产品可以利用重量进行区别,根据这个灵感,我们综合机械加工、装配调试、电气链接、PLC编程气动链接等多项实训内容设计研发出这款集电气,机械,气动于一体的机电实训装置。”北仑职高教师勾成作为项目组组长介绍了团队的研发历程。
本次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教师的专业能力,更让他们深入了解了企业的实际需求。学员代表凉山州盐源县职业技术中学黄斌老师表示:“通过这20多天的实践,我们向海天集团的员工学习注塑机相关技术,并根据企业生产实际研发教学载体。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也让我更有信心将所学传授给我的学生们,让我们凉山的学生在教室中也能学到企业的先进技术。”
“这些教师学习能力,实操能力都非常强。从项目办公室走过,时常可以看到老师们或是蹲在地上打孔搭线,或是聚在办公桌前讨论项目。这给我们企业的员工也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海天集团校企合作负责人郑巧玲说:“一个学校、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员工的内驱力和技术提升,而这正是高素养劳动者所必备的素质。”
培养产业所需、企业所求的能动手,会思考,还会创新的高素养技能人才既是职业教育的目标,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难点。
北仑职高校长宋海浩表示:“职业学校办学必须紧跟行业发展、企业需求和岗位要求。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下企业实践活动,让教师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深入了解一线岗位,为高素养人才培养提供新方法、新技术。”
在本次实践中,来自北仑职高等中职学校的8位专业教师兼有学习者、实践者、教研者等多重身份,他们不仅完成了在一个完整的企业生产线上的实践,而且将实践成果转化成为真实的教学项目,为职业教育培养高素养技能型人才打开了新思路,开辟了新路径。(王君琰 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