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② |“行走的工匠”
时间:2024-11-19 来源:太阳集团城娱8722

2020年,4000公里的跨越,4500米的攀登,把非遗梭织带进了西藏那曲,从“民家工作室”百匠汇聚,到“手工的村落”精准扶贫,“行走的工匠”终于破茧而出。

历时4年,“行走的工匠”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以“匠心、匠、匠艺、匠、匠业”五匠文化传承与创新目标,集聚工匠资源,服务区域全生命周期市民学习,将40余种非遗技艺和工匠技能,变“输血”为“造血”,从助推乡村振兴非遗技艺培训到服务共同富裕产学研一体化推广,“行走的工匠”传播大国工匠精神,架起乡村振兴桥梁,实现文化共富、教育共富与精神共富。

9个“行走的工匠”终身学习体验基地,50余位匠艺大师,150余门“匠美”课程,6所“匠心”传承基地校园5000余名师生参与工匠文化研学,10人次以上社区市民受益于线上线下课程学习……铸就了“行走的工匠”终身学习品牌金名片!项目先后荣获国家、省、市的重要奖项:《行走的工匠:云上课堂助推乡村振兴项目》荣获教育部社区教育“能者为师”首批实践创新示范类项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22年4月);《行走的工匠:社区教育助推共同富裕的实践研究》荣获2022年度浙江省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浙江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2023年7月);《行走的工匠:非遗数字课堂助推乡村振兴的创新与实践》获评2021年浙江省职业教育改革典型案例;2021年杭州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典型案例一等奖(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21年11月);《“双减”背景下社区教育助力课后教育系统重塑的实践探索——以“行走的工匠”为例》杭州市2022年教育科研课题立项(杭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22年6月);《手工的村落:助推乡村振兴的成人教育新探索》获得杭州市第六届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杭州市人民政府2020年3月);《行走的工匠:基于全生命周期职业教育的拱墅行动》获得2023年杭州市中职教育教学成果重点孵化项目

“行走的工匠”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的创建和发展离不开院校企社的协同合作,凝聚了成、职、基教的跨界力量融合,汇集了从民间匠人到非遗大师们的智慧和奉献。作为教育部社区教育“能者为师”首批实践创新示范类项目,“行走的工匠”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从拱墅、杭州到长三角流域,以匠艺终身学习基地为载体,以流动的课堂、灵活的学习方式为媒介,以“享学拱墅”数字化平台为支撑,将工匠文化和传统技艺带到社区、送进校园,深入城市,走近乡村,年均100次以上“享学云直播课”和公益体验活动,覆盖0-100岁全生命周期的学习人群,让老百姓人人都有机会接触学习传统的老手艺和优质的职业技能,通过“云上行”微课视频时时学,开展“线下走”研学体验处处有,“行走的工匠”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不断地扩大社会影响力,持续推进市民终身学习的力度、深度和广度。

一、孵化:“行走的工匠”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的缘起

太阳集团城娱8722关于“行走的工匠”项目缘起可以追溯到2016年启动的社区教育“1050”工程•民家工作室。

1.匠之初心:从“民家工作室”起步

“民家”顾名思义就是指民间的专家,他们当中有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民俗文化代表人等。至2020年,区域先后共挖掘出35家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社区教育典范,有赵亦军·宫廷杭绣工作室、蒋明·蒋氏旗袍工作室、章怡青浙派古琴工作室等。这期间,郑芬兰·小巷三寻工作室脱颖而出,它是浙江“土布纺织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浙江小巷三寻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郑芬兰不仅是土布纺织非遗传承人,还是一个背包客,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走遍全国边远山区开启寻梭之旅。

2.匠之足迹:以“手工的村落”助推精准扶贫

2019年社区学院携手“小巷三寻”打造“手工的村落”成人教育品牌项目,通过院企合作的形式,聚焦传承非遗项目土布纺织技艺,发起“手工的村落”建设。团队走进5省9村落,挖掘当地传统手工艺,植入现代都市美学元素,满足时尚生活需求,采用订单式培训方式,打造一村一品,助推精准扶贫。“手工的村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也为汇集起工匠力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破茧:“行走的工匠”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的发展

2020年,在4500米海拔的西藏那曲,由浙江省援藏指挥部牵线,社区学院、阿里巴巴社会公益部、小巷三寻等单位联合援建的浙藏非遗纺织扶贫工坊项目正式启动,而社区学院引领的“行走的工匠”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亦随之破茧而出。

1.匠之穿越:乡村振兴与享学云直播的碰撞

当乡村振兴遇上数字化改革,让传统民族手工技艺穿越到城市大街小巷。“行走的工匠”第一站活动聚集了来自25个镇43个村的100多位牧民妇女,开展5天的织布机操作培训及手工艺交流,享学云直播同步开启。同年,“行走的工匠”第二站在黎平肇兴侗寨拉开帷幕。接着,西藏·曲美果智手工艺、云南·传统火麻纺织手工艺、海南·传统苗族刺绣、丽水·传统畲族刺绣等,这样的活动、这样的直播,正在一站站延续着,成功帮扶当地农村留守老人及留守妇女达1200名,实现月均收入1000元,而订单式培训也助推着当地经济收入的上升。

2.匠之共生:云视课堂助力“产教融合”课程体系

2021年,项目进一步升级终身学习助推乡村振兴,由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组成的“乡村振兴”教育共同体,通过文创、文教、文旅“三产融合”的实施路径,借助“享学云”微信小程序,研发“匠•系”数字课堂,开发产学研一体的课程体系;形成贯穿享学云、杭学通、浙学通、长三角云视课堂等平台资源的“数字高速网”教学模式。

我们的工匠行走在村落和城市之间,在村落建设非遗生产性示范基地,在城市开辟非遗传习所,通过云上课堂和线下体验相结合的方式,由村落的手艺人生产加工原材料体验包,在城市开展体验销售,现已建有10个合作社24个民族手工艺品生产直播课,并纳入包括上海、江苏、安徽、浙江四省六地的长三角云视课堂,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行走的工匠”项目进一步扩大了教育的覆盖面和受众面。

三、蝶变:“行走的工匠”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的突破

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目标,顺应时代的节奏和百姓多元化终身学习的需求,“行走的工匠”项目开启了新一轮的突破创新。

1.匠之群落:打造建设活态化市民学习工匠基地

2022年,项目团队成员陆续走访调研了工匠技艺生产性基地、相关企业,非遗大师工作室,传统老手艺学习点。通过“政校企社”协同,两年来陆续挖掘培育了“杭州天竺筷厂”“杭州王星记扇业有限公司”“传梭博物馆”“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杭州市创意艺术学校”“百草园”“慧庐琴堂”“武林之光非遗传习中心”……等9个行走的工匠”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在拱墅区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上授牌。各工匠基地有的集工艺博物馆和学习体验场于一体,有的将工作生产场所和场馆参观体验融一体,有的结合乡村微型博物馆和工匠技艺培训点,各具特色,建立以来受到了市民们的欢迎。“行走的工匠”项目基地年均接待市民公益体验学习活动10000余人次,开展“匠心之旅”研学活动100余场,市民们既能在城市参与各类型的非遗技艺体验培训,又能与乡村进行文化互动,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工匠技艺从静态向活态传承,为弘扬传统技艺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和价值、发展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提供了零距离感受、体验和学习的阵地。

2.匠之启蒙:服务青少年“云上行、线下走”的共学模式

同年,随着我们的工匠师资队伍日益壮大,“行走的工匠”项目又开启了双减背景下助力课后教育生态重塑的探索。一方面充分挖掘区域内外社区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面向青少年创新开发包括非遗技艺、传统手工技艺和本地传统文化的“匠美”系列课程,旨在通过“云上行”和“线下走”两种服务形式,充实学校课后服务“1+X”的“X”课程,参与德育、美育、劳育等方面的培养,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养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缓减学校、教师的教学和管理压力。另一方面,陆续开设“行走的工匠”进校园系列体验课程:与浙江广播电视报刊出版总社合作开发“行走的工匠·走进非遗感知宋韵”系列活动,将土布纺织技艺、传统面塑、宫廷杭绣等非遗课程开进青蓝小学、澎博小学等校园;与武林之光非遗技艺传习中心合作,在杭州市春蕾中学建立传统文化非遗社团,开设了手鞠、衍纸、草编、冷瓷等8工匠技艺学习体验课程,中学生参与“工匠进校园”社团学习年均800余人次,“其实我一直都对传统手工感兴趣的,只是没有机会,也没有途径,现在学校里开了非遗技艺社团,很多工匠进校园来教我们学习这些手工艺,还有享学拱墅小程序上有直播课回放,可以帮我们复习,我很喜欢。”七年级的李航同学说,他是社团里同学们眼中工匠技艺传习的“学霸”。从近几个学期工匠技艺传习社团招募中,每次报名的学员均有10%左右增长的情况来看,如今热爱工匠文化的学生越来越多,家长们也非常支持孩子学一门自己喜欢的手艺。第三方面,项目团队与6校园合作建立起“行走的工匠”校园传习基地,结合手工艺品制作和培训,打造了一批青少年第二课堂活动、实践基地。如“校园女红文化+”模式,以校方为主导,在校园中建立女红体验教室或女红体验馆,学生线下体验,家长通过线上直播学习,双管齐下,助推工匠文化和技艺的定向传承和中小学生的职业启蒙。

3.匠之普惠:开设老手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民匠网约课”

2023年,“行走的工匠”项目进一步推出了“民匠网约课”系列公益培训活动,在不同的基地、社区学习点双休日开课,每次线下学习均配套同款线上直播课程。从不同内容的单节课到同一主题的系列课,从将工匠请进来到组织工匠走起来,从技艺的单项体验到基地的多元尝试,进一步增加教育内容的层次性,深化学习方式的多样性。首期16次公益课程涵盖了宫廷杭绣、浙派古琴、土布纺织技艺、景泰蓝工艺等传统文化技艺,又涉及了杭帮菜、美妆、西式烘焙等职业和生活技能,还有金缮修复、手鞠、片庐堆拓等小众非遗内容。

学习体验活动开展以来,受到了区域内市民的欢迎,有带着孩子来参加的,有情侣朋友来体验的,也有很多老年人和小姐妹一起来学习的,很多学员都是第一次了解某些工匠技艺,因为“民匠网约课”的体验激发了很大的兴趣,陆续加入了我们民匠工作室的初级、中级班深入、系统地学习,已有很多亲子家庭在参与公益学习体验后将学习基地、学习内容推给了伙伴、邻居、同事和亲戚,口口相传的良性循环吸引了更多的市民到工匠基地、到学习点体验传统老手艺,也进一步带动了工匠文化的传播和传习。而配套非遗知识有奖问答和线上直播的推进,让未能抢到公益课程的市民们能了解工匠文化,自主选择网络学习内容,越来越多的市民进一步了解了“行走的工匠”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色。

4.匠之专定:开发弱势群体的工匠文化精准教学

应市民需求,“行走的工匠”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又继续开发了文化体验、职业技能、考证等主题化、个性化培训课程,如为社区老年文化社团量身打造了“化妆与清洁”系列培训,指导老年人画好演出妆,学会日常皮肤护理,进一步增强了老年人的文化自信;为热爱汉服文化的年轻人拍摄了从眉妆到发饰等十节定制的“古韵美妆”网络视频课程,从文化导入、故事情境、妆容知识到实际操作、细节传授,紧跟时尚潮流,切合了年轻人的审美,观看量达万余人次;为城郊结合部的外来务工人员、新杭州人开办了“家常的杭帮菜”现场授课,同步直播并在抖音上宣传推广,实现精准教学。另外,结合残疾人员、矫正人员需求,开设了相应的工匠技艺课和职业技能课,如天竺快制作工艺、布艺文创、美容美发等,促进就业创业;“行走的工匠”技艺课堂还走近特殊孩子,助力杭州市儿童福利院“走遍杭州”游学活动,为小天使们链接了一场融学习、参观、体验于一体的研学游活动,从王星记扇到浙派古琴,在工匠的耐心指导和志愿者一对一的帮助下,孩子们DIY了一把属于自己的折扇,尝试了古琴基础指法练习,在沉浸式学习中地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让非遗之美在孩子心中扎根发芽。

5.匠之多频:构建数智赋能的全方位学习平台

升级“享学拱墅”平台,打造“行走的工匠”专栏。为了建成政府、家庭与社会共同参与的协同学习生态链和多元参与的学习共同体,学院协同杭州皆学科技有限公司优化升级了“享学拱墅”全民数字学习平台,开辟了“行走的工匠”专栏,以五大版块呈现。匠心访谈:通过对工匠访谈、传统技艺的图文宣传,故事汇微视频、专题片等,让市民对中华优秀的工匠文化和技艺有较为全面的了解。美”课堂:开设直播课,支持市民学习的随时回放;打造线下公益课,通过平台发布、学习者预约报名,线下签到,体验学习,作品发布的模式开展,让学习更规范有序;定期发布各类工匠技艺的微课和教学视频等,促进宣传和推广。匠艺传习:对工匠文化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和校园传习基地进行介绍、宣传和推广,扩大知名度;打造基地“深度游学”线路,开通活动发布和线上报名,破解工匠资源和市民学习需求信息不对称的困境,为市民的终身学习提供更多更好更广的选择。途”研学:征集并筛选优质的工匠文化传习点,展示在“匠途”享学地图上,市民们随时能通过地图搜索自己感兴趣的学习点,并根据路线指引前往学习体验;开发特色实践活动,在“匠途”上显示,面向全域开放,支持研学线路或活动的在线预约报名,支持社团或班级为单位的团体报名,支持线下活动的实况跟踪和数据可视化,逐步实现研学全流程的节点数据采集和监管。匠业带富:发布职业技能培训,考证培训等信息,征集并上架优质的工匠文创产品,可以积分兑换。

同时增设电子证书分发能力,支持工匠类证书发放,开设“行走的工匠”项目学习评价机制和“享学果”积分兑换学课程等路径,以数字赋能、科技助推,为全龄段市民提供“拱运·匠心”系列数字化学习课程体系,满足全区0-100岁终身学习需求。

6.匠之内生:专注工匠、教师再成长的研训一体发展

为了进一步帮助工匠更好的顺应时代节奏、持续成长、激发内生循环力,“行走的工匠”项目团队每年组织工匠教研、交流分享,组建工匠互助小组,开展工匠内训活动,内容包含“直播技巧”“门店管理”“妆容与形象”“视频号制作”“教学方案设计”“文创产品开发”等等,帮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民间匠人、技艺大师各取所需,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去年,行走的工匠项目里由二十余位手工技艺工匠组成的学习型社团获评杭州市示范学共体,师资团队里的工匠75%以上参与了“享学云直播”授课,50%的工匠与基地校园的老师进行了师徒结对,实施“双师双课双循环”教育模式,“行走的工匠”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四、振翅:“行走的工匠”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的成效

一路走来,“行走的工匠”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为老手艺搭好平台,助工匠产品研发和传承创新,为中小学生课外拓展、市民和老年人生活品质优化提供更多可能。项目构建了全生命周期享学资源库和教育产业双向研学网,扩大了课程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建立起“技艺+文化”工匠课程体系和新生代技艺人才培养体系,拓展城市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和乡村非遗生产性基地城乡双循环,为服务技艺传承和文化传播,服务广大学生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服务弱势群体和市民再就业创业,服务老年人群美好生活等打下坚实基础。

1.建立一圈“五匠”传习群落,提升了文化认同

“匠心”师资团队汇聚了50余位不同技艺的工匠大师和手工艺人,技艺特色涉及天竺筷、王星记扇、杭州刺绣、杭帮菜等80余品类;“匠系列课程开设线下+线上课程150余门,受益市民超过10万人,编撰开发《行走的工匠》本土化系列读本,积累了近1千人的工匠文化爱好者粉丝团,参与传统技艺的学习推广和志愿服务。

“匠艺”体验包汇集了30余种适合自主学习探究的原材料学习包(含学习视频指南),通过线下和电商同步销售;“匠享学地图囊括了辖区内有场地师资、可开展工匠技艺学习培训的学习点60个左右,固定可接待20—200人参观体验的不同规模工匠基地9个;“匠业”新生群落成立了不同的学习社团,就业帮扶团队等,资源库为市民家门口的学习、个性化的选择提供了便捷。

2.帮扶一批工匠产业良性发展,推动了文化自信

目前,“行走的工匠”基地和学习点已遍布拱墅区各个街道,各类培训活动、协同机制和学习体验模式向各个社区、学校推广覆盖,扩大了社会影响力,人民网、杭州日报、太阳集团城娱8722蓝、新浪,以及浙江卫视等省市级媒体,近5年来对“行走的工匠”相关内容进行宣传报道达30多次;在学院牵头的高职院校、新锐力量助力下设计研发文创产品50余种,在线销售半成品材料和成品年均增长20万件左右,大大激励了工匠和企业的内驱力;通过线上线下学习、参与工匠文化体验相关活动的市民已达到十万余人次,部分基地日均接待参观体验学习人数及产品年销售额均比往年有大幅增长,教育和产业的融合为工匠们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应,为工匠文化和技艺的传承开辟了具有生命力的新思路。

3.带动一片市(农)民学习就业,促进了文化传承

通过“行走的工匠”成果模式,吸引了很多学生、年轻人、女同胞和老年人加入到学习和传承中来,很多人从认识到了解及至坚持多年深入系统的学习,为老技艺注入了新活力。其次城乡流动模式,成功帮扶农村留守老人及留守妇女为天竺筷、土布技艺等基地提供原材料、半成品等累计达到1300名,使农民实现月平均收入1000元,重拾他们在村落生活的期待;成功帮扶200名左右残疾人待业青年和边缘人获得就业岗位和部分实现再创业,重建特殊人群的生活自信。另外,有很多市民通过参与“行走的工匠”学习培训,获得了扎实的技艺传承,进而反哺社会,为社区居民公益授课,使文化传承进一步发扬光大。

一个好的项目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纵观“民家工作室”——“手工的村落”——“行走的工匠”整个发展历程,每一个项目都是从前一个项目中破茧而出。“手工的村落”是在“民家工作室”的培育中催生的一个新领域,将非遗手工技艺的传承和精准扶贫联结到了一起,并且碰撞出了绚烂的火花;而“行走的工匠”是从“民家工作室”中遴选富有精湛手工技艺的民间匠人加入到“行走的工匠”师资团队,共同研发优质课程,通过数字化学习平台,架起村落和城市的桥梁,面向全域全龄段市民传播大国工匠精神,助推经济共富的同时,实现文化共富、教育共富、精神共富。

Baidu
sogou